教师教育理念八个字


语文课堂教学需深思细节,追求高效率与显效性。

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余映潮老师特别强调语文课堂的教学细节设计。他认为,语文老师应当在细节设计上多下功夫,使课堂教学细节简明、实用、高效且雅致。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老师都非常注重课堂的教学细节设计。无论是朗读体验、文意概括、情节提炼,还是语言品鉴和表达欣赏,都是具体的教学细节活动。不同的课堂在细节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

有的课堂,其教学细节空洞且流于肤浅,缺乏效率,甚至毫无效果。相反,有些课堂的教学细节却非常实际且深入,其效果显著且高效。二者的教学效果天壤之别。前者常常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困境,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后者则在这些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成果。

那么,何为有效的、高效的教学细节与低效的、无效的教学细节之间的区别呢?

有效的、高效的教学细节,是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参与丰富而扎实的语言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实践活动。而低效的、无效的教学细节则表现为教师机械地教授教材,传授死板的知识和答案,缺乏生动的语言学习和能力训练活动。

以初一语文教材上册的朱自清散文《春》为例。一些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时,常常只关注“春草图”、“春花图”等几个特定部分,这些概括感悟往往来自教参示例,而非教师的独特教学理念。一些语文教师却因此被束缚,机械地教授这些内容,年复一年地使用相同的方法,导致学生只学到了标准答案,而未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样的教学细节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相反,有些教师在有效教学细节上下了大功夫。他们不简单地灌输所谓的“春草图”、“春花图”等概念,而是通过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从朗读中体会和概括。比如,在讲解描写春花的段落时,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百花争艳、充满活力的景象,并用诸如“百花齐放”、“春暖花开”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这样的教学细节才是真正有效的,它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活跃了思维,锻炼了能力,逐步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那么,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细节呢?关键有三点:

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转变。“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单纯的讲解过程。也就是说,课堂上必须要有丰富而扎实的语言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实践活动。

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精准研读教材的能力。他们需要高质量地整合提炼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形成丰富学科知识、扎实能力训练的课堂教学细节设计。

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设计丰富生动、极具力度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学细节和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语言应用、思维拓展、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训练和提升。

(此文为原创作品,首发于头条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教育之窗”,更多原创教育文章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