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是描写中秋吗
诗词中的中秋韵味
唐代
-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诗中描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景象,将望月与怀远巧妙结合,展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意境雄浑而情韵悠悠。
- 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
此诗将中秋月夜的情景描绘得十分真切,不仅呈现出月色的澄澈,更在诗末发出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出诗人的深邃思考。
-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诗中前两句营造出寂寥、清冷的境界,为后两句的望月怀友之情做了衬托。“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由一己之思,联想到天下人之思,使诗意得以升华。
宋代及其他朝代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既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人的思念,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中秋佳节表达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
- 苏轼的另一首《阳关曲·中秋月》
此词据说为苏轼与弟弟苏辙重逢所作,既描绘了中秋月美,又流露出对时光易逝、聚散无常的感慨。
- 其他诗作如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和徐有贞的《中秋月·中秋月》等,也都以中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体现了人类对团圆和美好时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