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安全要求8条
每日安全驿站
第50站(总第50站)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我们通过《张工说安全》平台推出“安全驿站”系列内容。每日更新2-3个安全知识点,并分享个人见解,供大家交流学习,希望大家能持续积累,不断提升自我!
张工话安全,五分钟传心意。
警钟长鸣心,时刻不放松。
《高处作业安全要点》2.高处作业有哪些必要的管理要求?
一、关于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管理要点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0-2016)等相关法规的要求,
(1)预先制定周全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中需包含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如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搭建、交叉作业的防范以及安全网的架设等。针对高处作业的物料堆放、工具传递等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并在特殊天气条件下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2)全面验收安全防护设施: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必须对所有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只有当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作业。验收过程可以分层次或分阶段进行。对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需逐项检查并记录,确保设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实施安全技术交底:高处作业前,需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交底工作,同时确保他们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还强调了以下方面的安全管理:
(4)安全培训不可少:首次参与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
(5)警示标识不可缺:高处作业前需检查相关的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工具、仪表及防火、电气等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6)个人防护要规范:高处作业人员需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及用具,并由专人进行检查。
(7)定期检查与维护:各类安全防护设施需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维修保养制度,一旦发现隐患需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张工谈安全:
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应遵循闭环管理原则,从策划(制定安全措施)到实施,再到验收,以及过程检查和维修保养等环节都需严密把控。在实际施工中,部分单位在管理环节上存在疏漏,如未制定或未执行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护设施的验收等。这些管理环节的缺失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反复出现。
比如,若施工前未制定相应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那么安全技术交底就无法进行,工人将不清楚如何保证自身安全。这将导致现场的防护工作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安全隐患会频繁出现。这种管理方式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应该注重预防为主,发现一处隐患,不仅要整改这一处隐患,更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彻底消除。
我常把安全检查比作“看病”,安全员如同医生般到现场诊断问题。作为医生,发现病症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病人如何预防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如同扁鹊所言,“治未病”方为真本事。
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为主,事后补救不如事中控制,而事中控制又不如事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