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谓语动词作状语


1. 在表达时间、条件、方式、让步或伴随状态时,通常会采用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的方式。若句子的主语与非谓语之间是主动关系,使用现在分词形式;若是被动关系,则使用过去分词或现在分词被动式。例如:

目睹猫的出现,老鼠迅速逃离了现场。

他坐在椅子上,沉浸在报纸的世界里。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2. 当表达目的时,常用不定式作为状语。这种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通常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后,常用于“in order to”或“so as to”结构中。为了强调,有时也可以将不定式短语置于句首。如:

我们使用电脑以节省时间。

她匆忙完成了工作,以便能赶上火车。

注意:只有当不定式表示目的时,才可以将其放在句首作为状语。

3. 表达原因时,通常使用分词短语,并且多放在句首或句末,有时也会用逗号隔开。例如:

由于身体极度虚弱,她无法行动。

她灰心丧气地回到了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示情绪或情感反应的词汇(如 happy, glad, sorry, sad, surprised, frightened, delighted, disappointed 等)之后,可以接不定式短语来表示原因。

例如:

会见你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能成为你的朋友让我感到自豪。

4. 表达结果时,可以使用不定式或现在分词。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不定式表示的结果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后,有时表示出乎预料或不愉快的。不定式前常加“only”,还常用于“too…to”,“enough to”,“never to”,“so/such … as to”等固定结构中;而现在分词表示的是与谓语动词同时发生的结果,是自然的伴随动作,前面可以加上“thus”。

他努力了很久,但结果只完成了一部分工作。

她太累了,以至于无法继续前行。

他跑得如此之快,因而轻松地赢得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