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水泡要怎么办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许多人选择在被窝里放置一个温暖的“取暖神器”。在享受温暖的很多人第二天醒来却发现自己腿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疱,伴随着微微的刺痛感。

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这是过敏了吗?还是无意中磕碰所致?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低温烫伤造成的。

什么是低温烫伤呢?

或许你会觉得奇怪,明明不觉得有多烫,为何还会烫伤?实际上,低温烫伤常常比高温烫伤更为严重。低温烫伤的受伤部位多集中在的下肢、足部以及腹部等区域。除了皮肤上出现的红斑和水疱,低温烫伤还可能导致皮肤溃疡长时间无法愈合,甚至需要进行植皮治疗。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接触的温度并不高,为何还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其实,低温烫伤往往发生在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物体时。比如,当使用热水袋或其他取暖设备时,即使温度只有45℃,如果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超过30分钟,就可能造成低温烫伤。随着温度的升高,对皮肤的损伤也会相应加重。

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以为只要感觉到烫就立刻避开就可以了。大多数低温烫伤虽然表面伤口看似不大或难以察觉,可能只是引发皮肤红肿或发白,面积也不大,但它们造成的创面往往较深,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深部坏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伤口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

在冬季,门诊中因低温烫伤前来就医的患者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孩子和老人等需要特别警惕。患有糖尿病病变、偏瘫、截瘫、意识不清的患者和醉酒的人由于末梢感觉迟钝或意识模糊等原因,也容易出现低温烫伤的情况。

为了避免低温烫伤的发生,我们需要警惕。使用取暖设备时,不要让其长时间贴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尤其是在睡前更需注意。如果必须使用热水袋,可以在其外面包裹上毛巾或布套等以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在熟睡时,最好帮他们移开热水袋。使用其他取暖设备时,也应避免身体同一部位长时间接触热源,可以通过增加衣物和提高室方法来保暖。

如果不幸发生了低温烫伤,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立即采取冷敷措施。通过冷敷能使创面迅速降温,减少热力对的继续损伤,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同时缓解疼痛。冷敷的时间最好达到20分钟以上,直到创面不再感到疼痛为止。但注意,皮肤不要直接接触冰块或用冰水冲淋,以免发生冻伤加重伤势。如果发现局部已经形成了水疱或皮肤已经破溃,建议立即前往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切忌自行挑破水疱或涂抹不明物质,以免影响对创口的判断甚至引发进一步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