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房子没人住容易坏
村口王老汉的青砖老屋历经了三个世纪的沧桑,墙缝间的青苔都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去年,王老汉因带孙子搬到县城居住,他的青砖房便暂时空置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开春时,房梁竟然半边塌了。这令人不禁想起老一辈常说的智慧:“人养房,房养人”。空房子的衰败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雨,对待空房子毫不留情。张婶家的老厢房因空置三年,去年的一场暴雪便压塌了半边屋顶。有人居住时,屋顶的积雪会被扫去;而无人居住的房屋,积雪冻成冰坨,顺着瓦缝渗入屋内。村东头的瓦匠老周对此深有感触:“住人房的瓦棱经过特殊设计,积雪会自己滑落;而空房的瓦缝积灰,雪水渗透进去,木头泡胀开裂,其速度比刀劈还快。”
除了显而易见的雨雪侵蚀,更隐蔽的是潮气的侵袭。去年南方的回南天时期,我帮助堂哥查看空置两年的老宅。推开门后,霉味扑鼻,墙皮像晒干的豆腐皮一样往下掉,木柜拉手锈迹斑斑。最触目惊心的是地板缝隙,白蚁吃出的隧道蜿蜒交错。据村里统计,空置房屋的白蚁危害率是住人房屋的7倍。这些小生物似乎专门挑没有生气的角落作窝。
老木匠陈叔曾教我观察“房子呼吸”:住人房的门框间应有蛛网飘动,表示空气流通;墙角应有30公分的干燥带,以驱散潮气。而空房子则门窗紧闭,夏天木门因潮气膨胀无法关闭,冬天则因收缩留下缝隙。赵铁柱家的新楼因空置三年,排水管冻裂而无人知晓,污水渗入地基,开春时门框已扭曲变形。
南方的梅雨季更是致命。王奶奶的老绣楼空置五年后,樟木箱里的绸缎全长出了黄斑,雕花窗棂被霉菌蛀出。她抹着眼泪说:“住人时每天开窗透气,连墙角的艾草都能驱潮。现在倒好,连空气都在啃房子。”
虽然有些老房子如李大爷的瓦房能屹立百年,但也需要每年至少三次的“体检”:惊蛰翻瓦、夏至刷桐油、霜降查地基。一旦忽略这些保养步骤,后果不堪设想。村支书老杨的账本上清楚记录着:空置5年以上的房子,有八成存在结构性损伤。最可惜的是村尾的王家老宅,梁柱被蛀空时,连抢救的机会都失去了。
现在村里的人们逐渐明白了保养空置房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实用的措施:留“呼吸缝”、托邻居帮忙照看、做标记观察房屋状况、备“应急包”等。王老汉每周都会回村住两天,记录“房屋日记”,他说等孙子上小学就回来住:“房子跟人一样,只有常活动才能保持结实。等我回来,这老房还能再挺五十年!”
村口的老槐树沙沙作响,静静见证着这些空置房子的变迁。其实老一辈早已明白:房子的寿命不在于砖瓦的质地,而在于人气。就像灶台上的铁锅越用越亮,锁在柜里的绸缎放久了反而会发霉。常有人进出的屋子连墙角的青苔都生机勃勃——这就是“人养房”的奥秘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