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两岁不说话


关于宝宝开口说话,许多父母都有诸多疑惑。为何自家的小宝贝到了两岁了仍然沉默寡言?为何宝宝发音含糊,让人捉摸不透?

近日,我们收到许多类似的求助。随着年关将近,走亲访友、拜年串门成了日常。在欢快的聚会中,人们自然而言的就会谈论到孩子。当有人惊讶地询问:“咦,你家孩子怎么还没学会说话?”这样的问题让许多父母陷入尴尬。其实,大多数宝宝开口说话的时间本就有早有晚,家长不必过于焦虑。

事实上,少数宝宝在一岁半时才能开始清晰说话。在此之前,除了宝宝的父母和人,其他人往往难以理解他们的表达。到了两岁左右,大多数人才能够明白宝宝所说的话语。但如果到了两岁宝宝仍旧不会说话或是说不清楚,这时家长们就需要多加留意了。究竟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了哪些小问题导致宝宝开口晚或吐字不清呢?哪些因素影响了宝宝说话呢?

1. 饮食过于精细

许多妈妈担心宝宝营养不足,总是将食物煮得稀烂。长期食用细软的食物会导致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影响宝宝发音。正确的做法是,在宝宝长出乳牙后,逐渐引入更多种类的食物,由细软逐渐过渡到大颗粒,再过渡到质地适中略硬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磨牙,还能促进口腔发育。

2. 过于满足宝宝的需求

有时候,宝宝不开口说话或晚开口说话,是因为家长过于宠溺。宝宝只需用手指一指,父母就立马心领神会满足其需求,这样宝宝就没有必要开口说话了。正确的做法是要引导宝宝开口表达需求,即便知道宝宝想要什么也要装作不懂,激发其与外界沟通的意识。当宝宝能清楚表达需求时,父母再给予回应和表扬。

3. 对宝宝发音的误解

宝宝在刚开始说话时,由于口腔肌肉不协调,可能会出现发音错误。有些家长可能会取笑宝宝的发音,但这可能会给宝宝带来挫败感,导致不愿再开口说话。正确的做法是,当宝宝发音错误时,不要嘲笑他,而是感受到鼓励和喜爱。父母可以用夸张的发音和动作与宝宝互动,让宝宝在学习发音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4. 与宝宝沟通的方式

有些父母说话语速过快,在与宝宝沟通时也没有意识要放慢语速。但宝宝的理解力还在发展中,跟不上的速度。正确的做法是与宝宝对话时,要放慢语速、降低身体,注视宝宝的眼睛,用简单的语言与宝宝交流。不要对宝宝施加压力,不要急于纠正其发音,而是要支持他努力去交流。

记住,鼓励宝宝开发语言技能时,不要传递出“宝宝缺乏语言技能”的信息。施加压力只会适得其反。在你能理解宝宝表达的意思之前,其实可以更多地欣赏和发现宝宝回答中的乐趣。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让我们耐心等待并陪伴他们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