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上起来打哈欠
今天早晨,一位患者在候诊室等待就诊时,便不断打哈欠,精神状态欠佳。在她坐到诊桌旁后,哈欠声连绵不断,使我无法与她进行顺畅交流。直到她停止打哈欠后,我才得以开始问诊。
患者自述起床后不久便不停打哈欠,头脑昏沉、乏力,精神不振。经过血压测量,数值为120/80mmHg。我建议进行脑CT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情。
约50分钟后,患者带着CT检查结果回到诊室。我仔细查看检查结果后,发现患者是由于后脑血管狭窄导致脑部缺血、缺氧状态。我随即建议患者接受治疗。
打哈欠这一行为自人类诞生起便伴随我们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一问题至今仍没有确切答案。对于正常人来说,打哈欠是生理上和心理上提醒我们需要休息的信号。许多人认为打哈欠是即将进入睡眠的明显信号,尤其在婴儿期更为明显。打哈欠可能是大脑疲劳的提醒,需要睡眠休息。在工作长时间后,我们也可能不由自主地打哈欠,这也许是身体通过深呼吸来增加大脑氧气、提高活动能力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这些表现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个人频繁打哈欠,伴随身体乏力、头晕和精神不佳等症状时,可能提示大脑已经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此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临床观察发现,许多中风患者在发病前会有频繁打哈欠的现象。因为狭窄或其他原因,大脑血管供血不足。这就像农田需要水流供应,但如果河流被堵塞,农田就会缺水,作物就会枯黄萎蔫。同样地,大脑长期供血不足会导致整个大脑缺血缺氧。为了改善缺氧状态,身体会通过频繁打哈欠来增加血液循环和氧气供给。
正常的打哈欠是一种本能反应,不受意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它可以保护脑细胞,增加供氧,提高的应激能力。频繁打哈欠需要警惕,特别是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频繁打哈欠和困倦嗜睡现象时,可能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临床观察发现,中风前出现嗜睡症状的患者占比较高。
除此之外,中风前的一些其他症状也不容忽视,如头晕、耳鸣、走路不稳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测试是否可能中风的方法包括观察面部表情、检测上肢和检测语言。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期。
值得注意的是,打哈欠有时可以给我们发出疾病的警告,有时也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而且,打哈欠还像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影响血液循环和脑部活动能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和细胞提前衰老。无论何种姿势,长时间保持后都应起身活动,例如向后仰头并打哈欠,以促进血液回流、提高新陈代谢,为细胞提供更多氧气。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辨别正常与异常,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