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教子原文和注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此言出,正是为了述说古代教育典范——“孟母教子”之事。于战国之时,孟子年少,其母曾三度搬迁,只为了为其寻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当孟子学习松懈之时,孟母则以断机杼之举警示,以此孟子持之以恒的道理。

孟母,即孟子的母亲。孟子,乃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尊其为“亚圣”。他主张的“性善论”,在历史长河中影响深远。

“孟母三迁”之故事:孟子年幼时,孟母为了给他一个有益的教育环境,曾三次改变住处。初居坟地附近,孟子受环境影响,模仿丧事;再迁至闹市,孟子却因邻近屠夫而模仿杀猪;最终,当搬至学堂旁时,孟子开始效仿读书识礼。

“断机教子”的故事则揭示了另一面:孟子年少学成归来,孟母以剪断织布机上的布匹为喻,告诫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孟子深感母亲,自此勤奋学习不止,终成天下有名的大儒。

窦燕山教子有方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子有方,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名扬四方。后人将此事凝练为成语“五子登科”,寓意事业、家庭、财运、健康、品德等方面成功圆满。

窦燕山原为富商,但初心不正,后梦祖父警示,始改过从善,广积。他拾金不昧、贫寒、克己礼人,积下大。后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他亦官至高位,享寿长久。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孔孟之道虽为古训,但对今人仍有莫大的借鉴意义。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窦燕山教子”,都表明了环境与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提供的环境至关重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都是孩子成长为栋梁之材的必要条件。而教育方法也同样重要,“善假于物”的方式,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明白持之以恒的道理。

“立人先立德”的道理也深。在教育中,家长和学校都要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小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正如古人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通过道德修养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如孟母、窦燕山般,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助其成长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