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典故大全(简短)
人们常常使用“露马脚”这一说法来描述某人撒谎时露出破绽,但为何要选用“露马脚”而非其他词汇呢?
据传,朱元璋与一位未缠“小脚”的马姓女子结为夫妻。一日,马氏乘坐的轿子在金陵街头行进时,一阵狂风掀起了轿帘,露出了马氏的两只大脚。这一情景迅速传开,整个金陵都为之轰动,“马脚”一词也由此流传后世。
在宋朝,一个画家正在画虎头时,被请去画马的人打断了他的创作。画家顺手在虎头后画上了马的身躯。当被问及所画之物是马还是虎时,画家回答道:“马马虎虎!”这个回答引起了误会。大儿子的打猎经历误将马当作老虎射死,画家为此需赔偿马主。而小儿子误将马当作老虎去骑,最终被老虎咬死。从此,“马虎”一词便广为流传。
在大街小巷中,常常能听到年长的奶奶称呼自己的伴侣为“老”。这个词语的含义远不止形容人的年老。据记载,某次盛夏时节,乾隆皇帝突然造访正在校阅书稿的纪晓岚。因来不及穿衣,纪晓岚躲入案下询问馆中人:“老已经走了吗?”没想到乾隆皇帝就在他身旁。纪晓岚解释说:“‘老’是指万寿无疆的尊称,顶天立地的气概,也即天的简称。”
近年来,“碰瓷”事件在驾驶中屡见不鲜,而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敲竹杠”。但你知道“敲竹杠”的来历吗?清朝时期,严禁,商人们便用各种手段来逃避检查。一次,一位师爷在敲打毛竹时引起了商人的注意,以为其发现了藏有烟土的破绽,便给予师爷银两请求不再“敲竹杠”。从此,“敲竹杠”便成为者的常用词汇。
你还知道其他俗语的来历吗?像“吝啬”这样的词形容人刻薄小气的一面。在古代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王吝与李啬的故事。王吝中秋看望李啬时舍不得买月饼而画一个送给李家,却得到了南瓜的回礼。久而久之,“吝啬”便成为了这两个人的名字用来形容那些刻薄小气的人。
对于“水仙不开花——装蒜”这个俗语,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据说乾隆皇帝在一次南巡时看到绿油油的青蒜赞不绝口。次年冬天再次巡查时,由于季节原因青蒜尚未长出。于是当地将水仙移植以冒充青蒜讨好皇帝。从此,“装蒜”便用来形容弄虚作假或不懂装懂的行为。
这些俗语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含义。你是否也对此感到好奇呢?这些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化也成为了我们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