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还是一鹤之秋


春日景象,动物欢腾,生机勃勃的场景在乡土动物区展开。

4月下旬,上海动物园经过一年半的改扩建,乡土动物区正式对外开放。这片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的展区,成为了国内首家以“乡土动物”命名的展区,其中生活着鸟类、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共二十多种。

獐在草地上尽情奔跑,水獭在清澈的水池中自由游弋,豪猪在“丘陵”中穿梭来去。这里,每一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据上海动物园透露,这个展区原小兽园和豹房地块改造而来,改造工程在2017年8月启动,整个项目耗时一年半。展区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于上海湿地生境和丘陵密林生境,营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展示生活在这两种环境中的动物物种。

其中,湿地生境的鸟区由湖面、浅滩、溪流和小岛等景观组成,模拟了自然界的湿地环境。而丘陵生境则尽可能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各种设施,满足小动物们的生活需求和躲藏习惯。饲养员们也根据每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精心设计并丰富了动物的生活环境,使其更加接近于自然状态。

在展区内,不仅可以看到重点保护的物种如水獭、獐、豹猫等,还可以看到本地代表性的物种如猪獾、狗獾等。这些动物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仿佛真正拥有了一个“家”。

例如,貉这种上海土著动物,如今在上海动物园就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多栖息于河谷、草原等地方,是一种古老且具有杂食性的犬科动物。近年来,在上海的住宅小区内也频繁发现貉的踪迹,这从侧面反映了上海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改善。

上海动物园还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为契机,以乡土动物区的开放为公众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的栖息地的重要性。还举办了“关爱乡土动物——上海动物园2019年生物多样性”系列活动,旨在唤起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以下为乡土动物区的详细介绍:

【丹顶鹤】作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每年都会在长江流域进行迁徙和过冬活动。有的会选择在上海过冬后再次回到北方繁衍后代。

【东方白鹳】这一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上海动物园首次实现了国际上的繁殖。它们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和的东北地区。

【獐】作为上海地区重引入的物种,獐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动物之一。过去因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度绝迹上海地区。自2006年上海进行獐的重引入项目后,目前在上海明珠湖公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等地都有其圈养种群的存在。

【华南虎】作为特有的虎亚种,是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虽然近20年来野外未见踪迹,但上海动物园正在进行华南虎的保护与复壮项目的研究工作。

上海动物园的乡土动物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乡土动物的好去处,更为保护乡土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