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母亲节:颂扬母爱,传递温暖


时光飞逝,又是一年母亲节

人们都说,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就是母亲。她们在成为母亲之前,也不过是渴望被爱、害怕黑暗、遇到困难会伤心落泪的普通女性。但当她们成为母亲的那一刻,她们往往摇身一变成为无所畏惧的“女战士”,为我们披荆斩棘。

值此母亲节之际,三秦都市报收集了5位不同年龄段的妈妈,听她们讲述人生中第一个母亲节的故事。愿在你看完她们感人肺腑的告白后,别忘了将世间所有的柔情与浪漫献给自己的母亲。

“90后”妈妈葛娇:人生第一个母亲节打算陪妈妈度过

明天(5月10日)即将迎来我生命中的第一个母亲节。对于我来说,可能因为我的儿子(小名好汉)还太小,我心里并没有太多的“隆重”想法。我并没有为这个节日的到来计划什么特别的仪式,在我看来,一家三口一起吃饭就是幸福,也就算过节了。

但自从做了母亲后,我越来越能体会到母亲把我拉扯大的艰辛,所以我还是决定为她准备一个仪式感满满的母亲节。早在我决定给她买衣服和化妆品礼物之前,我就计划明天带着好汉回家给她一个惊喜。

在“母亲”这个角色领域,我这个只有11个月“妈龄”的新手还在不断学习。从我怀孕到好汉出生,一天天长大,我母亲给了我很多帮助。有时候看着她抱着好汉,或者小心翼翼地为他煮鸡蛋羹、做蔬菜粥,我就仿佛看到了她养育我的样子,那种奇妙的感觉难以形容。

在我没有孩子的时候,听到一些母亲说她们对孩子没有其他要求,成绩好坏无所谓,只希望他们平安健康长大。我不理解也不支持这种观点。但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才明白,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孩子是母亲最大的牵绊。

以前下班后或节假日,我还会想着出去逛街。有了好汉之后,我只要有时间就往家跑。他的每一次微笑或哭泣,都会牢牢牵动我的心。为了更好地照顾他,我请了两名阿姨来帮忙,即使如此,我仍然觉得很累。我不敢想象,我母亲在那个时候付出了多少。

养儿方知父母恩。在这个母亲节之际,借此机会祝福所有的母亲平安健康。

“80后妈妈”关婷:孩子在身边,每天都是节日

我的第一个母亲节是在3年前。当时,我的儿子多宝还不足百天大,每天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我完全没有注意到过节的事。还是在朋友圈里,我才发现那天是母亲节。

后来,我收到妹妹发来的一条祝福信息,说今天是母亲节,祝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母亲节快乐。那一刻,我心里百感交集,既有种“就这么当妈妈了”的茫然,又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母亲的感觉是在孩子的成长中一天天清晰起来的。他第一次对我微笑、第一次生病、第一次叫我妈妈……他像一棵小嫩芽一样慢慢长大,我也在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

我以前总是听人说“为母则刚”,有了多宝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有了孩子,真的像是有了铠甲,但却也有了软肋。

我以前爱睡懒觉,不管上班还是上学,都得闹钟叫半个小时才能起来。现在孩子一哭一叫,我就能一秒钟从床上蹦起来。以前我是个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现在胆子却小了很多。任何天灾人祸都会让我胆战心惊许久,生怕孩子受到一丝伤害。但当他生病的时候,我又好像变身成了无所不能的“女超人”,不吃不睡,像打了鸡血一样连续守在他身边好几天。我想,这大概就是母亲的天性吧。

现在3岁多的多宝还不明白母亲节意味着什么,也许他还听不到我对他说的“母亲节快乐”。但这并不重要,只要他在我身边,每天都是节日,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70后妈妈”王慧:女儿发了红包陪我过了节

我今年50岁,1994年生了女儿,成为了一名母亲。但过第一个母亲节,却是在7年前。

当时,我女儿正在读大学。有一天,她突然给我发了一个微信红包,祝我母亲节快乐。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我也不关注这个。孩子的这个举动让我惊讶而感动,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觉得她长大了。

那时候,她刚刚度过了漫长的青春期。她的性格冷淡、别扭,很多事情和话都不愿意正面表达,我们的关系不像现在这样亲密无间,有话直说。所以那个红包对我的意义是非常不同的,那也算是过得最开心的一个母亲节。

从那时起,她每年母亲节都会精心为我准备礼物。有时候是一套护肤品,有时候是一件小首饰。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句话真的没有说错。她总能挑到最符合我心意的礼物,给我惊喜。

受她的影响,这些年我也很热衷于过母亲节。我会在这一天去看望我的母亲和婆婆,还会特别邀请全家人一起吃饭,祝老人们节日快乐。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感慨万千。在我

过往,我们常邀请一些老人聚会,为他们庆祝节日。在那场特别的聚会上,我意识到父母也拥有专属的节日。那一天,我忙忙碌碌地照顾着每一位老人,看着他们喜悦的笑脸,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女儿们目睹了我的快乐,从此重视起母亲节。去年,她们专门给我订购了鲜花;今年,她们及早安排为我庆祝,以免节日当天因事务繁忙而顾不上我。其实,她们是否陪我过节并不重要。逢年过节,亦或是我的生日,她们都会抽空回来陪伴我。作为孩子,她们工作繁忙,不必在意每个节日都精心策划安排。父母与子女之间,最重要的是以最自在、自然的方式相处。

今年的母亲节,我与一群“老伙计”们计划了一项“活动”。我们自发组织起来,打算去慰问疫情期间奋战抗疫一线的母亲们。这一周,我们分成小组,已慰问了多户“英雄母亲”。

原先,我打算在5月10日探望母亲,但慰问活动尚未结束。考虑到母亲平时可以随时探望,而这项活动却十分有意义,于是我决定先将计划完成。

我觉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做这件事很有意义。每一位母亲都值得尊敬,而那些在抗疫一线,用柔弱双肩扛起社会责任的母亲们,更令人钦佩。在此,我想对她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50后妈妈”冯娥:孙子陪我过了人生中第一个母亲节

我已经70岁了,年轻人流行的那些节日,我并不了解。三个孩子都在忙着工作,赡养家庭、抚育子女,也顾不上这种比较“虚”的事。我头一次听到“母亲节”这三个字,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从孙子口中。

那天他来看我,带了一个大蛋糕。我纳闷地问,我过生日不是这个时间吧,现在买蛋糕做什么?他这才告诉我,这一天是母亲节,他爸爸忙不过来,他来替爸爸和姑姑给我过节。

孙子在蛋糕上插了蜡烛,让我许愿,像过生日一样给我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我心里酸酸的,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没想到我活了大半辈子,孙子都长成大小伙子了,居然过了个母亲节。

在我初为人母的那个年代,条件很苦,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过节买礼物这样的事基本是一种奢望。一年最大的节日春节,就是多吃上一些好吃的,偶尔有件新衣服,几个孩子换着穿。现在生活越来越好,节日也越来越多,人们表達祝福、共慶節日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我感慨的是,這種藏在節日背後的時間變化和發展,比節日本身更有意義。

今年,儿子和女儿已经在酒店订了餐饭,说要母親節那天一家人聚聚,陪我過節。我心里很高兴,但又怕影響到孩子們上班,不想讓他們破費。我想告訴年輕人們,其實過節不拘泥於形式,只要你們記得,有这份心意,哪怕只是給老人们說一句节日快乐,去看看他們,他們也會很開心。 (記者 张晴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