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主题班会节目


班会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的会议或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的集体活动。我们通常将班会的类型分为固定班会(如集体晨会和班级例会等)、临时班会和主题班会三种。

那么,什么是主题班会呢?它是在班会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教育的活动。

主题班会的特点

主题班会与固定、临时班会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这个主题贯穿整个班会的始终。主题班会的主要功能是德育,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主题班会的功能解析

从功能上看,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强烈的导向性,通过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它还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以隐性的规范功能教育学生,给学生提供体验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做”。主题班会还具有情感感染的功能,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班级的共同情感基础。更重要的是,主题班会可以引领班级的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一)主题班会设计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主题酝酿阶段。班必须经常了解本班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具有启发性的、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主题来班会活动。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班要合理安排时间,明确角色分工,准备媒体介质,并协调好各方面力量。

第三阶段是总结提升阶段。这个阶段是对整个班会的体悟和提升,是对主题的深化和拔高。

(二)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

1. 计划性原则:主题班会应纳入学校和班的日常工作计划,是我们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针对性原则:主题班会的设计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抓住学生关注的焦点。

3. 整合性原则: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以及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

4. 创新性原则:主题班会的构思要新颖,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

(三)主题班会的形式

主题班会的形式有内容来决定,内容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常见的主题班会形式包括体验型、讨论型、表演型、叙事型和综合型等。而从主题来划分,又可以分为日常主题、主题、阶段性主题、节日性主题和偶发主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