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你还记得多少


对于张无忌,诸多非议犹如洪流不息,纵使他身手非凡,仍有风声不定时地诋议他实战能力的欠缺。大家总会提起过去与阳顶天的较量,似乎若是阳顶天能够存活至倚天故事的尾声,他将有绝对把握在武功上战胜张无忌。

我个人的看法则是:假设阳顶天可以生存在故事的晚期且未能遇九阳神功般的奇遇,他将很难在与张无忌的交锋中占据优势。不可否认,张无忌在实战方面的表现相当不错。尽管外界对张无忌有着不低的期待和看法,但实际上许多评价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张无忌交手时倾向于轻柔、平稳,且在大部分情况下并未采取下重手的战术。

在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更多的是张无忌的独特性格。除此之外,其还受到了武功的多元性影响。这是因为在他的技能集中,较多侧重于全面与防御类功夫,对于强力输出或者强进攻型技能的配置则显得较为稀缺。

让我们详细剖析一下。比如张无忌的主修功之一——九阳神功。它更多是增强内力的心法,而未附带具体的招式。虽然九阳神功让张无忌的内力有了飞跃性的提升,但面对具体的战斗技巧时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再如乾坤大挪移,它能够调动人的潜能并转移对手的攻击力,但它依然未能为张无忌提供具体战斗技巧。

再说到太极拳法。虽然这套拳法充满了艺术与哲学,但其招式并非硬性规定。如张三丰教授太极拳时,在不断重复地教导和教导过程中的探索下,注重了更为综合与整体的练习思路,不再受具体招式束缚。

故而我们可以理解,在战场上,我们看到的张无忌会略显力不从心,即便其功力已超过对方很多却不能快速制胜。这一方面源于其技能的多元性而缺少一招致命的功夫如降龙十八掌;另一方面则与他本人的战斗风格密切相关。

尽管如此,他实际上隐藏了两种强大输出的武功——七伤拳和龙爪手。这两门武功在张无忌的成长过程中曾有出现,但在光明顶之后便鲜少再显露了。

尽管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并未给予张无忌明确的招式方向,但它们赋予了他无限的潜能与可能性。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张无忌变得极为迅速和敏感,这也是他后来掌握七伤拳和龙爪手等新武功的基础。

谢逊曾指导张无忌传授其七伤拳诀口令之术让他得以快速领悟其奥秘;至于龙爪手则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现场即学即用的案例。这其包含了强大的武术攻击力的七伤拳在江湖上的评价很高;龙爪手同样也是一种犀利的刚猛外家功夫。

由于张无忌的性格倾向和平且不喜欢以伤人,这些强力的技能在他后来的战斗中并未频繁使用。这除了因为他的性格外,也与金庸对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等武学设定过于强大的关系有关。在这种设定下,张无忌学习新技能的速度快得惊人。因此为了保持故事的平衡性以及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趋势,金庸选择了在后期通过让张无忌退出江湖来作为他的最终归宿。

倚天后期,张无忌与赵敏携手隐居于蒙古草原的广阔天地之间,这或许是他最理想的归宿——因为在这个后倚天时代里,张无忌的武功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