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炖汤的做法大全


五月榴风起,水果之王的健康之道

随着5月的到来,榴莲丰收,价格实惠,许多人都期盼着实现“榴莲自由”。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不仅营养价值高,其养生价值亦不可小觑。在广东,人们常言“一颗榴莲三只鸡”,这足以说明其滋补之效。那么,哪些人适合以榴莲来调养身体?哪些人又应避免呢?针对此问题,广东省名中医黄穗平教授为我们解析了如何科学地享用榴莲。

榴莲肉温补但易生湿气

随着夏季的到来,内的阳气浮动于体表,脏腑的阳气显得不足。尽管夏季人们偏好寒凉食物,但反而应适当摄入温热食物来温补身体。应季的榴莲就是不错的选择,若食用得当,能健脾补肾、温养阳气。

榴莲果肉性热,味辛甘,归肝、肺、肾经,具有多种功效,如健脾补肾、温阳散寒、通经活络等。《本草纲目》记载:“榴莲味甘温,无毒,可治疗暴痢及心腹冷气。”

哪些质最适合食用?答案是阳虚和脾胃虚寒的人。这些人常见症状有:手脚冰凉、小腹冷痛、怕冷易感冒、腹泻、不能耐受生冷食物、宫寒痛经、面色暗淡、嘴唇发白、易疲惫和胀气等。有上述情况的人,在这个季节多吃些榴莲,有助于改善体质。

若因贪凉过度,如长时间吹空调或吃太多冷饮,也可适量食用榴莲来温暖中焦和驱散寒邪。

榴莲的滋补效用广泛

男士食用可补肾、强身健体;女士食用则大有裨益,尤其适合病后体弱者及产后妈妈;老年人少量食用榴莲,能提高免疫力、抗疲劳和延年益寿,还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虚性便秘;孩子们适量吃榴莲,能促进生长发育,并健脾补肾,甚至有助于纠正大龄儿童的尿床习惯。

榴莲虽好,因其为热性水果,容易助长。榴莲的碳水和脂肪含量都较高,某些情况下应避免食用,如积食、上火、生病、湿气重的时候,以及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减肥人士。

榴莲核温补且不上火

多数人在吃榴莲时只关注果肉,其实榴莲的核和外壳都是宝贝。特别是榴莲的核,不仅可食用,而且作为植物的种子,具有温阳补肾的作用。与榴莲果肉相比,榴莲核的性质更为温和,不易上火。

现代研究显示,榴莲核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满足多种营养需求。广东人常用榴莲核煲汤,对于吃榴莲果肉易上火的人,不妨试试用榴莲核来补肾健脾。除了煲汤,榴莲核还可以炒着吃,既健康又美味。

榴莲壳(芯)滋阴降火

广东人喜欢用榴莲壳来煲鸡。榴莲壳中的白色部分,即榴莲芯,具有滋阴润燥、清热降火的作用。当食用榴莲肉导致燥热上火时,可以用榴莲芯来煲一碗瘦肉或水鸭汤,不仅能抵消榴莲的之性,还有美味可口的汤品享用。

食疗方推荐

炒榴莲核:将榴莲核洗净后用淡盐水浸泡3-4个小时,然后晾干并用小火炒至熟透。晾温后去掉外皮即可食用。对于消化功能一般的人,也可将榴莲核煮水饮用。

榴莲芯煲水鸭汤:材料包括榴莲芯2瓣、麦冬20克、玉竹20克、生姜适量和水鸭半只(适合2-3人份)。将所有材料洗净备用,水鸭切块并焯水。然后将水鸭和其他材料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此汤品适合旺者,常见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口燥咽干等症状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