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st抬高
一:定义解释
肌钙蛋白(cTn)检测:用以区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两者差异在于是否因缺血导致心肌损伤,随着cTn检测的敏感度提升,cTn阴性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逐渐减少。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详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易损斑块破裂或糜烂,进而形成急性血栓,可能伴随血管收缩及微血管栓塞,减少冠脉血流,造成心肌缺血。易损斑块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如纤维帽薄、脂核大,并富含炎症细胞和因子。其破裂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生理和病理过程。
非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脉血管、栓塞、动脉炎等也可导致心肌供氧-需氧不平衡。
其他因素:包括低血压、严重贫血、高血压病、心动过速、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非冠状动脉原因也可能导致心肌供氧不足。
内皮功能不全:在NSTE-ACS中起重要作用,促使血管释放收缩介质,导致血管收缩。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症状表现:涵盖长时间静息心绞痛、新发或恶化性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后短期内发作的心绞痛。典型胸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其他部位。不典型表现可能包括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和孤立性呼吸困难等。
体格检查:一般无特殊表现,但在心功能不全时可能伴有肺部啰音或第三心音增强。体格检查的目的是与非心原性胸痛相关表现进行鉴别。
辅助检查:
+ 心电图可能显示ST段下移、一过性ST段抬高和T波改变等特征性表现。
+ 生物标志物如cTn,其值增高或先增高后降低并至少一次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心肌损伤坏死。cTn的升高幅度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其他生物标志物也用于辅助诊断。
+ 无创影像学检查用于无反复胸痛、心电图正常和cTn水平正常的疑似病例,可通过物或运动负荷检查诱导缺血发作,辅助超声心动图和冠脉CT等进行诊断。
四:诊断要点
根据症状、心电图和生物标记物检查结果,可基本确定诊断。特别指出,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时,必备条件为心肌损伤坏死指标cTn至少有一次数值超过正常上限。
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李雪峰)记录:本篇内容基于该中心资料整理,日期为2022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