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下降厉害是为什么


中秋佳节,赏月饮酒,与亲朋好友相聚是一种雅趣。把酒言欢之际,你是否发现自己的酒量似乎不如从前?这是岁月的痕迹,还是身体的变化呢?

当我们品尝美酒时,很少会将其与健康联系在一起。酒量下降可能是肝脏解酒能力下降的征兆,暗示着肝脏可能正面临损伤。

酒精的代谢主要依赖肝脏。饮酒后,酒精迅速被血液吸收,随血液循环至全身。大部分酒精在肝脏内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能导致一系列中毒反应。

如果你平时酒量很大,却突然酒量下降,少量饮酒便感到醉意,而且之后一两天内食欲不佳,浑身无力,这可能是肝脏解酒能力下降的表现。

除此之外,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务必警惕肝脏疾病的可能,如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甚至肝癌:

1. 消化不良:长期大量饮酒的人,若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且排除消化系统疾病的可能后,应警惕肝脏损伤。

2. 黄疸症状:长期饮酒的人,若出现指甲、眼白、手掌脚掌、等发黄的症状,应及时检查肝脏功能。

3. 皮肤油腻:长期饮酒的人,若皮肤变得油腻,面部出现痤疮、痘痘等问题,可能是肝功能受损、毒素累积过多的表现。

4. 牙龈:长期饮酒的人,在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后,若出现牙龈,可能是肝脏受损、凝血功能变差的征兆。

虽然酒在某些社交场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们始终倡导以茶代酒,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饮酒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不适感,帮助身体解酒。例如:

1. 不空腹饮酒:饮酒前适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如鸡、鸭、鱼、肉等,可以减缓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减轻醉酒反应。

2. 饮酒时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有助于肝脏更好地解酒。

3. 避免混饮:不同种类的酒或酒与碳酸饮料混合饮用,容易加速酒精吸收,增加肝肾负担。

特别提醒,肝肾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肥胖者以及正在服的人,饮酒可能会加重肝损伤,因此建议这些人群避免饮酒。若发现醉酒者出现心跳加快、呼吸不规律、皮肤湿凉等严重症状,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