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种棕树为什么不好
“屋前不栽松,坟前不植棕。”这是一句流传在农村的古老俗语,意味着房屋门前不宜种植松树,而坟墓前也不应种植棕树。
那么,这句农村俗语背后关于种植松树和棕树的禁忌,究竟是何讲究,又是否真的有道理呢?
在我国,民间一直认为万物有灵,古人更是深信植物带有灵魂。在阳宅(活人的住所)和阴宅(墓地)前种植树木,有着诸多讲究。有些树种被忌讳种在住宅的前面或两边,其中就包括松树和棕树。
屋前不栽松的深意
松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部分重要墓树。据《礼记》记载,不同等级的坟墓前种植的树木各有不同,其中松树为最高等级的天子坟所种植。这一传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树种和墓地等级的严格制度。
如今,在我间,除了因习俗演化将槐树视为富贵树外,大多数地方仍然忌讳在宅院和宅前种植槐树。而其他如柏树、栾树、柳树等被视为墓树,种在宅院内或房屋前面则被视为不吉。这一观念也是民间屋前不种松树的主要历史依据。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民俗解释。例如,我居历来有“前紧后松”的说法,即前面窄一些、后面宽一些被视为吉宅。而“前松后紧”则可能被视为家财流失的象征。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松树的种植在屋前也有其不利之处。例如,松树的针叶容易飘落,不易清理;松树易燃,易引起火灾;其高大的枝干在强风中容易折断,带来安全隐患;松树的声响也会影响居住者的休息。
坟前不植棕的理由
棕树在过去是农村广泛种植的经济林木。棕树的棕片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作绳索、床垫、蓑衣等。过去农村有空地时都会种上棕树。
在坟前种植棕树却是不被允许的。关于这一禁忌的民间说法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之说、剥皮说以及叶子不吉之说。
“屋前不栽松,坟前不植棕”这一农村俗语,是过去农村生活场景的反映,也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民间习俗。其中前一句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后一句则更多地反映了一种民间。尽管这些俗语带有一定的唯心色彩,但我们应该尊重这些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