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为什么不能剧烈运动


近日关于高度近视人群是否能进行剧烈运动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一篇帖子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提到高度近视人群的视网膜可能存在变性等问题,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视网膜破孔甚至脱落等严重问题。对于这个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个观点有道理,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过于夸大。一位自称近视超过一千度的网友表示,虽然平时戴框架眼镜运动不太方便,但他尝试的各种运动并未对视力产生负面影响。

关于高度近视人群能否进行剧烈运动的问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医师魏春惠给出了专业意见。她表示,从医学角度来看,高度近视的人确实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

魏医生解释,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就可以被定义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形状发生变化,巩膜拉长形成一个长椭圆形。这种情况下,眼底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以及黄斑部新生血管易等问题。尤其是最严重的视网膜脱离,剧烈运动如蹦极、跳水等会给眼球造成更大的压力,更容易引发眼底病变。

临因为剧烈运动导致眼部疾病的人并不少,意外撞击和眼部受伤也会给眼睛带来额外的压力和风险。例如,25岁的小张热爱篮球,一次打球时发生碰撞,当时并未在意,但一周后视力急剧下降,经检查发现眼底视网膜周边部有裂孔和局限脱,幸而及时治疗才避免失明的风险。专家提醒,尤其是年轻人参与碰撞型运动时,一定要做好眼部保护。

专家建议,高度近视的人可以选择慢走、跑步、登山等运动方式,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冲击运动。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后可以适当休息,保持眼部湿润。如果眼部出现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做眼底检查。

对于一些人常见的误区,专家也进行了解答。即使高度近视的人做过激光手术,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意进行剧烈运动,因为手术只是纠正度数,眼球的结构并未改变。对于高度近视的孕妇来说,过度用力有可能会造成视网膜脱离,但如果眼底健康状态良好则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