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为什么不能交易
大智慧(股票代码:601519)最近收到了来自上交所的年报问询函,要求其详细披露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构成、财务信息以及资产交易等多项内容。该问询函涵盖了多达22个问题,显然上交所对于大智慧的年度表现持有高度的关注与。
根据大智慧公开的2018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呈现一片黯淡。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94,同比下跌近7%。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也大幅下降,相较于上年下滑了超过七成。值得注意的是,大智慧已经连续七年出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亏损。
上交所的年报问询无疑将关注点放在了导致大智慧连续七年亏损的原因上。期间费用居高不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自上市第二年起,大智慧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即便在销售毛利率较高的背景下,公司仍然出现亏损。对此,上交所要求大智慧详细解释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具体构成,以及销售收入与费用增长不匹配的原因和合理性。
公开资料显示,大智慧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长期占据公司成本的大头,且明显高于互联网金融信息的两大供应商同花顺和东方财富。2018年,尽管大智慧的营收规模不到东方财富的20%,但其销售费用与营收之比却几乎是后者的两倍,这种现象显然令人费解。
尽管大智慧在研发人员数量上增加了近四分之一,但研发费用却同比下降了两成。在金融信息终端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种变化令人感到困惑。同花顺和东方财富等金融信息服务商都在大力投入研发,旨在提高平台的服务能力。而对比之下,大智慧研发费用的削减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与此公司旗下重要子公司大智慧香港的股权转让也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疑问。大智慧香港作为大智慧境外业务的重要载体之一,一直被寄予厚望。公司在刚表态要“做大境外业务”后不久便将其持有的大智慧香港股权全部转让给了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引发了市场对大智慧业务结构和发展战略的思考。对于转让股权的原因以及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等问题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关于大智慧连续七年亏损、研发费用削减以及股权转让等问题都有待公司的进一步回应与解释。在此背景下上交所的问询函无疑是对大智慧的一次全面审视与挑战也是推动其积极回应关切提升透明度和市场表现的重要机会相信在问询函的压力下大智慧会积极回应市场关切并寻求解决之道以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和客户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