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符号标志大全


在地图的绘制中,地物常常以特定符号的方式展现,这些符号的制定遵循了全国统一的《地形图图式》标准。本章节将继续探讨旧版“图式”的相关内容。

(一)地物符号的图形特点

为了便于在地图上进行解读,地物符号通常是根据实际地物的形状来绘制。比如,桥梁、道路、居民区等都是依据其平面形状绘制,这有助于识别;而亭子、塔、烟囱等则参考其侧面形态来绘制;对于矿井、飞机场等,符号则是根据其象征性意义来绘制。通过将符号与实际地物相联系并掌握其规律性,可以更容易地识别和记忆。

(二)地物符号的分类方式

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类别。对于那些实地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大居民区、森林、江河和湖泊等,地图上会按照比例进行缩绘。通过地图,我们可以量取实地的长、宽和面积(如图 4所示)。

图4 展示了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的具体应用。

半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类别。对于那些线状的地物,如道路、围栏、小河和通讯线路等,其实地在地图上的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但长度会按照比例缩绘。我们可以在地图上量取其实际长度,其准确位置通常在符号的中心线或基线上(如图 5所示)。

图5 描绘了半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的具体情况。

不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类别。某些对军事行动有影响或具有方位作用的小地物,如突出的树木、亭子和塔等,由于实地面积小无法按比例缩绘,只能用规定的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通常在主点上(如表3所示)。

表3 说明了各符号主点的位置和其对应的实际地物的关系。

解释和配置符号的使用。解释符号用于说明某些情况,如表示森林种类、江河流向等,这些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实物。而配置符号则主要用于表示某些地区的地形特征,如的岩石、海岸土质、道路两旁的树木等。这些符号并不代表地物的真实位置。

对于那些无法用符号表达的内容,我们会采用文字或数字进行注记。例如,地理名称和特殊情况的说明会用文字注记;而高程、比高、河宽、水深、桥梁长度和载重等数据则会用数字注记(如图6所示)。

图6 详细展示了说明性符号及注记的实际应用。

(三)地物符号的颜色应用

自一九五八年以后出版的我国地图中,部分地图采用七色套印,而多数采用四色套印。分色套印的应用使得地图内容层次分明,清晰易读。不同的颜色代表地图上的不同内容(如表 4所示)。

表4 详细规定了各颜色在地图上的应用及其代表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