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读书为什么摇头


在古代影视、文献中,常出现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情景,现代人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道仅仅是为了跟上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吗?实际上,古人读书时的摇头晃脑蕴深厚的文化和健康智慧。

与古诗爱好者交流后,得知古人读书时的摇头晃脑并非随意之举。古时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读书人需要通过晃动脑袋来辅助断句和记忆。古文讲究韵律和节奏,摇头晃脑有助于增强阅读时的节奏感,使阅读者更全身心投入。这种阅读方式也可视为一种表演,丰富阅读者的动作和表情,增加美感。

与眼科医生探讨后得知,摇头晃脑的阅读方式还可能有助于预防近视。从历史上的圣贤到普通的读书人,很少有近视的记录。有观点认为,读书时的摇头晃脑可能有助于预防眼部的病变和颈椎病。摇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缓解疲劳。可见古人阅读时的摇头晃脑也是一种早期的保健意识体现。

再与小学语文老师交流,他们提到古诗的韵律美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中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都有其特定的词组结构和平仄规律。通过反复细读这些词组,并伴随着摇头晃脑的动作,可以感受古诗的节奏美。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