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有锁定期吗


2017年证券市场新动向

在2017年的六月,证券监督管理会()颁布了一项名为“减持新规”的法规,具体文件为《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此规定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有超过5%股份的主要股东以及董事会成员的股份减持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定。其中,竞价交易在三个月内不得超过1%的份额,大宗交易在同样时间内也不得超过2%,且大宗交易的接收方需锁定六个月的股份。

这一新规的,无疑给大宗交易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对于依赖自身交易优势赚取差价的大宗交易接收方而言,他们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了挑战。过去,接收方常以9折的价格购入股份,随后在当日即卖出,实现当日套利,大约可获得5%的利润,而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甚至能赚取高达10%的利润。随着锁定期限的到来,他们必须对未来的市场走向进行精准判断,这导致原本的日内套利模式难以继续实施。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上市公司原始股东来说,新的规定也增加了他们减持的难度。

尽管如此,大宗交易市场并未因新规而沉寂。令人意外的是,近期市场反而变得活跃起来。有些投资者在看到大宗交易时,虽然看到折扣较低,但他们认为由于接盘方需锁定半年,短期内无需担心抛压问题。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市场上的智慧之士早已找到了应对之策。他们利用融资融券这一金融工具来规避锁定期的限制。特别是对于那些被标记为融资融券标的大宗交易,接盘方可以利用这一工具进行融券卖出,从而实现日内套利。到了锁定期满后,再将股票归还给融券的券商,这种“借券还券”的方式,只需支付半年的利息即可完成套利。

有人可能会质疑大宗交易的券源问题,担心券商没有足够的券供其融券卖出。但实际上,减持方可以将手中的券供给券商,由券商再借给接盘方。若减持方需清仓,无券可供借出,也可寻求其他不进行减持的股东借券。对于那些无减持计划的股东来说,他们的券子闲置也是闲置,借出去还能赚点利息,自然乐意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