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座椅为什么是旋钮
当你驾驶特斯拉在高速公路上飞驰,试图调低空调温度,却在屏幕上反复划拉而无果时,是否曾心生厌烦,甚至想要轻拍方向盘?——这就是许多司机的共同心声。
近日,大众汽车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从2024年起,全面回归实体按键。这一决策无疑给那些坚持全触控屏幕的车企当头一棒,同时也引发了行业内对于汽车操作方式的深度思考。
回顾过去,特斯拉Model S的横空出世,以其17英寸巨屏引领了汽车科技的新潮流。众多车企纷纷效仿,大面积取消物理按键,仿佛是一场屏幕。在这场看似光鲜的科技背后,隐藏着令人不安的数据。
公路安全协会的调查显示,触控操作使驾驶员视线离开路面的时间增加了2.3秒,这相当于盲开50米。在高速上,这短短几秒的失神就可能导致一场悲剧。德国ADAC实测数据显示,使用触控屏调节空调温度需要4.7秒,而实体按键只需1.2秒。更重要的是,国内部门统计显示,因操作车机引发的交通占比在2023年已经达到了18%,是5年前的三倍。
大众的这一决策如同一次文艺复兴。大众汽车设计总监安德烈亚斯·明特在内部会议上激烈地表示:“我们不是在造手机!司机不需要在高速行驶中玩触屏解谜游戏。”大众汽车的方案直接而粗暴:在ID.2all车型上,将空调、音量、警示灯等高频功能全部回归实体按键。
与此NCAP新规的实施也为这场争论划下了明确的界线。从2024年1月1日起,五星安全评级的车辆必须满足一系列关于实体控制键和触控操作的规定。这一重锤直接打中了新势力车企的软肋,让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汽车设计的初衷。
在争论中,有人坚持触控派的理念,认为这是成本的杀手锏,能够简化生产线。而另一些人则主张实体反击,认为肌肉记忆、极端环境下的操作以及驾驶的仪式感都是实体按键的优势。更有万人投票的数据显示,司机们对于某些功能的实体化持有高达97%的支持率。
但不可否认的是,语音控制正在成为一股新势力。尽管它在某些情况下仍需要触屏确认,但它的便捷性正在逐渐获得车主们的认可。这也提供了一个思路:在汽车设计中,或许我们可以寻求一种平衡,结合触控、实体按键和语音控制的优势,为司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大众的决策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安全应该永远大于炫技。当我们在暴雨中手忙脚乱地寻找除雾按钮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块能刷抖音的大屏,更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旋钮。汽车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作为驾驶工具的属性,而不是电子玩具。让我们铭记这一点:安全,从来不需要触摸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