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课文


在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小区的每一部电梯旁,都贴有一张醒目的蓝色“身份证”,只需轻轻一扫其上的二维码,即可轻松查阅该电梯的详细,掌握其安全运行的实时状态。

自2003年左右建成的新华联家园小区,既包括高层住宅也涵盖了低层住宅。值得一提的是,小区内运行的60多部老电梯已服务超过20年。尽管如此,在部分居民眼中,这些电梯的运作状态依然相当不错。当记者探访时,居民们对此表示满意,认为这些电梯虽然年头久远,但使用起来却十分稳定。

回首当年,新华联家园小区堪称通州人心目中的高档大型住宅区。如今,历经20多年的时光流转,小区外观依然保持了优雅的姿态。经有关部门检测,这些经过日常精心维护的老电梯,其状态竟然优于同龄的其他电梯。

在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小区的物业管理中,练就了一门“火速爬楼”的技艺。汤国兴作为这里的物业工作人员,已有十年的服务经验。自从负责电梯安全监管后,他便将试乘电梯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会仔细检查电梯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按键的反应、开关门的顺滑程度以及电梯内外是否有杂物堆放等。

他解释道:“居住人口较少的楼房,其电梯状态通常会更好。而居住人口较多的楼房,虽然电梯磨损会相对严重些,但我们都会格外留意,绝不马虎。”为了确保电梯的长久使用,小区的老物业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电梯的维护和保养。

在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小区的一角,一则安全提示牌显得格外醒目。按照规定,这里的每15天都会进行一次电梯的常规维护保养工作。而汤国兴通常都会与维保人员一同亲临现场。当他遇到电梯突发故障时,即便需要快速爬至小区最高15层的住宅区去进行抢修工作,“火速爬楼”便成了他的必备技能。

小区内的电梯维保工作可谓是24小时待命。汤国兴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小区内电梯的安全运行,常年有专业的维保人员驻扎在此。这份与第三方电梯维保公司签订的协议中明确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维保人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与此维保公司在协议中还承诺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他们确保所维护保养的电梯性能达到安全标准。对于维保人员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必须持证上岗、固定人员等。

记者曾来到新华联家园小区的3号楼,见到了常驻此地的两位维保人员张会敏和任凯。他们一位拥有20年的维保经验,一位则是一名年轻的从业者。

在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小区中,维保人员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以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守护着每一位居民的出行安全。

“实际上乘坐电梯并没有那么危险。”有着丰富经验的维保师傅张会敏向居民解释道。他提到在许多人的认知中存在的关于“被困后快速坠落”的担忧其实是错误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在感知到故障后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并触发相应提示。”他还进一步解释了关于楼层显示的变化等问题。

维保人员在冬季的工作更为受欢迎。张会敏和任凯分享了他们的工作体验。他们表示虽然冬季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但这也是他们更愿意在冬季开展工作的原因之一。

他们的工作不仅关乎电梯的使用寿命和故障率还与居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并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