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专项计划的利弊


对于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方向与培养方式有着明确的差异。公费师范生在毕业后需要回到生源所在的省份,而优师计划的毕业生则需定向到签约承诺的生源所在省份的定向县中小学任教。

详细解析如下:

一、就业地域与岗位的差异

地方优师专项计划主要针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培养并定向中小学教师。毕业生必须按照协议到定向县的中小学任教,通常服务期限不少于6年。

相较之下,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则有更大的就业选择空间。他们有机会在生源省内的各大城市或中小城镇的中小学任教。虽然也有任教年限的要求,但就业地域的选择范围相对更广。

二、培养方式与招生层次的异同

地方优师专项计划由地方师范院校或其他符合条件的高校负责招生和培养,包括本科和专科层次。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本科招生逐渐成为主流。

公费师范生则分为和省属两种类型。公费师范生由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招生,主要面向全国各省;而省属公费师范生则主要面向本省招生,以本科为主。

三、报考条件概述

1. 地方优师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考生需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

考生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思想品德、守法守规、热爱教育事业等品质。

考生需接受《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协议书》的相关条款,承诺至少6年的县域中小学任教服务期。

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

考生需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身体条件。

2. 公费师范生报考条件

公费师范生在提前批次录取,分数需达到报考院校在所在省份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考生需热爱教育事业,愿意长期从教,并具备相关道德、知识及身体条件。

对于省属公费师范生,可能需具有定向服务县的户籍。

被录取的学生需与培养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履行任教服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