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狼打不过美洲狮
美洲狮作为猫亚科中体型最大的动物,其爪牙锐利,攀爬跳跃能力出众,力量与耐力皆强,在北美洲的多个生态系统中,它们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当美洲狮与狼共同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时,它们的王者地位会受到严峻挑战,生存状态也会受到深刻影响。
早在20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就开始深入研究北美洲的食肉动物,其中就包括美洲狮和狼。过去的研究显示,在狼和美洲狮共存的区域,狼往往会通过抢走美洲狮的猎物或者迫使美洲狮改变捕猎位置而占据优势。当时的科学家们并不确定狼对美洲狮种群究竟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但最新的长期研究却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狼对美洲狮的影响远超过我们此前的想象,甚至超过了人类带来的影响。
以的黄石公园为例,在20世纪20年代,公园中的灰狼被人们猎杀殆尽。在1995年,动物保护和科学家们重新引入了灰狼,以修复食肉动物缺乏导致的生态系统失衡。这一举措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用于研究狼是如何塑造生态环境的。在黄石公园设立的研究场所中,科学家们监测了狼归来后带来的生态变化,以及狼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研究结果令人。在长达15年的研究中,研究区域的美洲狮种群数量减少了48%。为了探究这一显著下降的原因,科学家们为研究区域内的上百只美洲狮戴上了定位项圈,详细收集了它们的活动路径、捕食位置信息、死亡位置以及死亡原因等。分析结果显示,狼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压制美洲狮。
狼会迫使美洲狮改变其位置。在黄石公园内,麋鹿是美洲狮的主要猎物。在没有狼的情况下,麋鹿主要在山脉上活动。狼群出现后,麋鹿群会在平坦的草原上,以保护自身免受狼群攻击。由于美洲狮更习惯于在灌木丛中伏击猎物,它们在草原上捕猎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因此饥饿成为美洲狮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狼群还会极大地降低美洲狮幼崽的存活率。研究发现,在长达16年的调查时间里,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美洲狮幼崽能够活到半岁,而只有四分之一的幼崽能够活到一岁。幼崽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狼的。整窝幼崽被狼杀死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在2014年,一只雌性美洲狮F47生下了三只幼崽,但这三只幼崽在短短三个月内相继死于狼口。
在狼的压制下,成年美洲狮难以捕捉到猎物,幼年美洲狮死亡率增高,这也导致美洲狮的数量下降。这项研究为的动物保护机构提供了诸多警示。为了保护美洲狮,需要加强偷猎以防止其数量进一步下降;同时需要合理控制狼重新进入生态系统的数量;而在其他有美洲狮生存的地方考虑引入狼时,更应慎重权衡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