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爬山后反而胖了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转眼间国庆假期已经结束,你们都度过了哪些美好的时光呢?是选择户外探险,还是选择宅家放松?不论哪种方式,我相信“吃”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作为营养师的我,国庆期间与家人一同前往泰山旅行,即便努力提升体力消耗,还是发现,回家的体重秤上的数字,比预想中多了3斤,真是让人有些郁闷。
你们可能会问,明明选择了爬山旅行这种高消耗的方式,为何还会遭遇增重呢?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真实经历和感悟。在常规的工作日里,我们的饮食基本围绕三餐展开。但在旅行中,这一规则似乎被彻底打破了。
还记得在高铁上等待的片刻时光,我在车站买了一些小吃与亲友分享。刚刚踏进车厢,又解决了预先准备的牛肉干和其他所谓的“健康零食”。甚至在出发前,为了补充能量,我也摄取了一些高热量食品。在攀爬泰山的途中,每一次补充食物都是为了迅速恢复体力,继续前行。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很难去计算自己摄入了多少热量,更多的是关注食物能否让我继续前行。
或许有些朋友会问,难道就不能控制一下吗?我的回答是:确实很难。选择长距离爬山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体力挑战。特别是在旅途中,当你身处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各种各样的美食诱惑,很难不为之动容。更何况,大多数热门景区都有丰富的餐饮选择,很难不去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旅行中的我们,往往追求三点:美食、玩乐、美景。而“吃”往往是许多人旅行的首要目的。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夜市小吃、知名饭店等都成了我们的打卡地。相较于日常的饮食,旅行中的我们往往还会多加一顿夜宵。
说到夜宵,几个人一起时往往更难控制。每个人的口味不同,点菜时往往会出现高油、高热量的食物混搭。原本以为自己只会吃一点点,但往往最终摄入的远超预想。在旅行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食物的热量和成分,更多地关注食物的味道和旅行的快乐。
总结我的经历,虽然旅行中的体力消耗确实大,但与亲友共度的快乐时光往往会带来额外的饮食摄入。无论是为了消磨时光的小零食,还是为了品尝当地美食的无意识进食,都可能导致体重的波动。我们不必在旅行中过分控制饮食,毕竟旅行的快乐远大于一时的体重变化。但作为营养师的我,建议大家在旅行前后适当调整饮食,适当减少摄入,并在旅行中稍加控制,如减少夜宵、少吃甜食等,以避免因旅行而带来的体重大幅上升。
在此分享这些经验和感悟后,我也要继续我的减重之路了。期待下一次与大家相聚时,我能分享更多的健康和快乐!再见了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