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压正常低压高
“血压测量结果显示,高压126mmHg,低压竟达到98mmHg,低压偏高了!”29岁的小周虽然年轻力壮,但一向自认为身体健康的他,在单位体检时却被告知血压状况不佳。尽管他的高压并未超过140mmHg,但低压已经连续多次超过90mmHg的上限。经过医院复查,结果依然如此。
小周原本以为只要高压正常就无需担忧,但在医生详细解释后,他意识到自己对于低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那么,像小周这样年轻力壮的人,为何会出现高压正常、低压偏高的情况呢?这种血压异常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原因?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高压和低压。在医学中,高压被称为收缩压,而低压则被称为舒张压。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进入大动脉,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即为高压;而当心脏舒张时,血管因弹性收缩推动血液继续流动,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则为低压。
动脉血管的弹性对低压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弹性意味着血液在心脏舒张期能够继续流动,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低压偏高。表面上看似好事,但如果低压值持续超过90mmHg,那就属于血压异常了。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心率加快。心脏跳动加快,会导致心脏收缩与舒张的间隔时间变短。在心肌扩张时,动脉中滞留的血液增多,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大,进而导致低压升高。
2. 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如果外周血管出现斑块或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血液流通时的阻力变大。这会导致在心脏收缩时,血液向全身的输出量减少,而在心脏舒张时,血管中依然有较多的血液,舒张压自然会居高不下。
通过与小周的沟通,医生发现他的生活习惯并不健康。身为单位的技术人员,他经常加班至凌晨,久坐不动,周末则宅在家里、沉迷游戏、缺乏运动。体重超标、身材肥胖的他,被医生指出其高压正常、低压偏高与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医生警告说,以下几类年轻人更容易出现低压高的情况: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肥胖、酗酒、运动量不足;经常熬夜、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这些年轻人容易出现心率加快、动脉斑块或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导致高压正常、低压偏高。他们应该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低压偏高会显著增加脑、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尿毒症。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尝试改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不熬夜;保持合理饮食,少盐少油多样化;坚持运动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其次注意心理调节释放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通过寻求帮助积极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最后如情况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选择合适的降压物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务必遵医嘱服避免自行更换物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