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小茶壶


玉璧壶之美

近日探访位于爱家收藏品市场内的“木亭轩”,笔者不禁为紫砂壶的魅力所折服。藏家对紫砂壶的热爱,源自于对宜兴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这片大地上孕育出神奇土壤和能工巧匠的宜兴。

在“木亭轩”中,有幸聆听了朱银木先生讲述他关于紫砂壶的收藏故事。朱先生来自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那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何居渊。何老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担任县的秘书长,乡亲们皆敬仰之。他的两把紫砂壶,一红一黑,承载了何老与乡亲们的深厚情谊。

朱银木自幼聪颖,深受何老喜爱。他常常跟随老先生学习书法,目睹他如何用这两把壶泡茶、摩挲。何老临终时特别托付老伴儿将这两把壶赠予朱先生,认为他与这壶有缘。

尽管朱银木后来成为了一名教师,但他从未放弃对紫砂壶的热爱。当时的宜兴人并未将紫砂壶视为的工具,而是将其作为生活的点缀。朱先生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购买几把壶,但总觉得与何老的壶相差甚远。于是,他开始寻找哪里能寻得真正的好壶。

宜兴紫砂一厂成为了他首选的购壶之地。在八十年代初,个人前往宜兴紫砂一厂购买紫砂壶需先开单子。他的第一次购物经历便是买下两把精美的宝塔壶,一把八角钱,制作精良,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能买到更多心仪的紫砂壶,朱银木涉足了木材生意,积累财富的同时也不忘收集。至八十年代末,他的紫砂壶收藏已达两百余把。

随着时间推移,宜兴紫砂一厂的紫砂壶价格水涨船高。虽然他的经济条件有限,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地购买一两把。厂里的人对他的热情并不太在意,仓库的大门似乎也变得难以开启。

由于经常光顾一厂买壶,朱银木被一些退休工人所认识。他们家中藏有不少紫砂壶。原来在资金紧张时,厂里会用紫砂壶作为工资的一部分来支付给工人。随着年代的变迁,这些壶的价格也逐渐上涨。

现如今,朱银木收藏的紫砂壶已累积至数千把之多,其中不乏“壶”等珍贵品种。“壶”大都出自宜兴紫砂一厂之手,设计精良且技术严格规范制作。此类型的紫砂壶因具有用料考究和规整规矩等特点而广受好评。

由此可见,朱先生收藏的不单是物件本身,更是对历史、文化和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这玉璧壶之魅力,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价值。

在收藏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朱银木先生,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也为人们展示了紫砂文化的独特魅力。

每一把紫砂壶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种情感、一份追求。

如今“木亭轩”已然成为收藏爱好者们交流心得、分享故事的场所。

我们期待着更多如朱先生般热爱生活、珍视文化的人士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玉璧壶之韵味无穷,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与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