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
源自:生物谷
众所周知,长期过量饮酒对肝脏的健康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会导致酒精性肝脏疾病(ALD)。在医学界尚未找到一种针对饮酒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的特效治疗方法。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酒精饮料中除了乙醇以外的其他成分是否会影响ALD的发展。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Advanced 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新的希望。来自天津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蒸馏酒中的主要非乙醇成分——乙酸乙酯,可能是对抗ALD的关键。该研究指出,乙酸乙酯不仅可减轻酒精性肝纤维化和炎症,还能有效缓解急性和慢性酒精性肝脏损伤。
随着全球饮酒量的不断增加,ALD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蒸馏酒,因其高酒精含量,更容易导致摄入过多的乙醇,从而加速ALD的发生。尽管葡萄酒和啤酒也存在危害,但相比之下,蒸馏酒的影响更为显著。了解酒精饮料中非乙醇成分对肝脏健康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
酒精饮料不仅仅是乙醇的载体,它们是复杂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包括水、乙醇以及多种非乙醇成分,如酯类、酸类、高级醇类和醛类等。这些成分赋予了各种酒精饮料独特的风味和品质。研究人员利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五种典型蒸馏酒进行了化合物鉴定,发现了其中含有13种高浓度的非乙醇组分。
特别地,对于蒸馏白酒中的非乙醇组分,其化学特征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为了探究这些非乙醇成分对ALD的影响,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慢性于高乙醇环境下的小鼠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乙酸乙酯在这13种化合物中表现出了最显著的效果。它能够改善小鼠的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反应以及急慢性肝脏损伤。
从机制上讲,乙酸乙酯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抑制了mTORC1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从而阻止了肝脏脂肪的过度积累。值得一提的是,乙酸乙酯不仅存在于酒精饮料中,还广泛存在于醋、面包和香肠等发酵食品中。它作为一种公认的安全食品调味剂被广泛应用。这表明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利用乙酸乙酯预防和治疗ALD,甚至是与肥胖相关的代谢障碍。
这项研究为理解食源性小分子乙酸乙酯在调节ALD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一发现为开发针对ALD及其他代谢疾病的新型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为受酒精伤害的肝脏带来了潜在的“解”,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参考文献:
Yang Jiang 等人的研究成果,“乙酸乙酯改善酒精相关肝脏疾病中的肝脂肪变性和急性慢性肝损伤”,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杂志(2024年)。DOI: 10.1002/advs.20240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