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著作,其深度与广度令人惊叹,十四章内容各自独立成篇,却又相辅相成。
通过阅读,我们能在其中找到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以及生活中困扰的钥匙。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人,更能拥抱真实的自我。
书中的精髓众多,无法一一列举,但有三点特别触动我心:动机、应激、转变。
一、以心之所向,方能行之所至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源于内在的驱动力。
那些追求安逸的人,满足于简单的生活,对生活没有太多奢求,安于平淡与宁静。
对于那些不断挑战自我、日日与自己较劲的人来说,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目标,引导着他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人,她总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断前行。
毕业后,她在小公司实习后投身大公司;在大公司工作数年后,因厌倦职场竞争而选择去旅行;当她看遍世界后,又萌生自主创业的想法……
无法预测她的下一个目标,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当时最想做的事情。她既有动力,又有持久力。
二、不合脚的圈子,不如独自起舞
前几日,我参加了一个无聊至极的聚会。
那天是爱人因工作聚餐,邀请我一同前往。在场的人我大多熟悉,简单的交流后却发现自己难以融入他们的谈话中。
他们的话题围绕着工作的发展与业绩展开,我这个旁观者显得尴尬无比。
尽管我对爱人的工作有所了解,但参与到激烈的讨论中却感觉格格不入。当时的我倍感不适,进退两难。
回想起书中的描述:“应激有时能带来糟糕的感受,但在人际关系中遭受拒绝或排斥时,或许会让你反思并避免不明智的人际关系。”我深知自己的时间宝贵,宁愿用来读书写作或是外出散步。
三、终身成长,永不言弃
当我开始接触新媒体写作时,我已步入人生中年。很多人不理解我,包括我自己也曾有过犹豫。
我曾问自己:这个年纪了,还有必要较劲吗?但心底的那份热爱却从未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写作已成为我的习惯。学习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整个人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我学会了深入思考、勇敢表达、观察他人并对照修正自己……
最大的收获是自我价值感的提升。我不再仅仅是一个妻子、母亲或女儿的身份存在。每一点写作上的进步都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与成就感。这正是我作为独立个体留下的生活痕迹。
当我的价值观能够对他人产生正面影响时,我内心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正如书中第七章所述:“中年时期的人生转变包括自我反省、角色重新评估与探索新的可能性。”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心灵的共鸣与启迪。
曾经我认为心理学书籍是高深的学问,定会枯燥难懂。但读过此书后才发现,只要耐心品读,它比小说更加引人入胜。
正如谚语所说:“书籍是人类的朋友”,一本好书更可陪伴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