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吃饱就想吐
近日,黎先生满心欢喜地从佛山市第一医院康复出院。出院之际,他感慨良多,对医护团队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究竟是何缘由让黎先生如此动容呢?
黎先生原也过着平淡的生活,未曾遭受特别疾病的侵扰。三年前开始,他便时常感到胃部不适,频繁出现嗳气与胸骨后的灼烧感,恶心不适时常相伴。一年之前的症状更是加重,餐后半小时便出现反酸及呕吐,无论食物种类如何,呕吐物多为刚进食的未消化食物。尽管黎先生担忧营养不足,坚持进食,但因呕吐频繁,一年内体重下降了20余斤,夜晚常常被反酸惊醒,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黎先生曾多次前往各大三甲医院寻求治疗,经过胃镜、胶囊内镜、胸腹部CT及消化道造影等一系列检查,最终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继发胃食管反流。他尝试多种物治疗,但效果不佳。后来听闻佛山市第一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在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于是黎先生找到了范国勇副医师并办理了入院手续。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与讨论,医生团队发现黎先生的症状并不能完全由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解释。在咽喉头颈科李增宏医生的协助下,进行了食管测压检查,结果揭示了真正的魁祸首:贲门失弛缓症。这一病症导致了食管胃结合部流出道梗阻,解释了黎先生餐后呕吐的困扰。
针对黎先生的病情,医生团队由范国勇副医师主刀,为他实施了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及胃底折叠术。在甘瑞容护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黎先生恢复迅速。术后第二天,他就高兴地告诉医生睡眠质量大大改善。术后一周,他的伤口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关于贲门失弛缓症的知识科普:
一、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以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和食管体部无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紊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二、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病理改变主要涉及而非肌肉。而继发性贲门失弛缓症则是由其他病症如恶性等引起的食管运动异常。
三、贲门失弛缓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不适和体重下降。其中,吞咽困难是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食物反流容易导致误吸,引发咳嗽、咳痰等;胸骨后可能出现闷痛或刺痛;长期进食困难可能导致体重明显下降。
四、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原则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促进食管排空,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治疗方法包括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中,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加胃底折叠术已成为手术治疗的首选,具有疗效持久、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