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耳朵旁有个


宝宝耳朵上有个小,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有些长辈可能会说这是好运的象征,寓意着孩子聪明伶俐、福气满满。

真相究竟如何呢?

实际上,孩子耳朵上的这个与孩子的智慧和福气并无关联。从医学角度来说,这种其实是一种发育异常的表现。这种发育异常被称为“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胎儿在胚胎期外耳发育时出现的异常。

耳前瘘管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1. 瘘管的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出现在耳朵的不同部位,如耳轮脚前、耳轮的后上边缘、耳屏或耳垂等。瘘管通常位于单侧耳朵,但也有可能两侧耳朵都有。

2. 几乎所有的耳前瘘管都与耳廓的软骨膜相连,但深浅长短不一。

3. 耳前瘘管的产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部分孩子的家长也可能患有耳前瘘管。

据医学研究,耳前瘘管在亚洲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0%,在,其发病率约为1.2%。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并不会影响孩子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也不会导致听力下降。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大多数患有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孩子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也有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急染,导致耳朵红肿疼痛。

如果孩子耳朵皮肤表面颜色正常,没有红肿现象,那么无需特别处理。有些孩子耳前瘘管会有微臭的物溢出,这也不用担心,只需用干净的棉签清理即可。

但如果孩子的耳前瘘管出现感染,导致耳朵局部红肿疼痛,就需要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对于轻微感染,医生一般会建议口服抗生素。家长除了按时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外,还需要密切观察孩子耳前瘘管红肿处的状况,如果红肿范围变小、颜色变浅,说明炎症正在好转。

如果观察到红肿范围扩大、颜色加深,或者出现液体波动感,就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如果出现脓肿,医生可能会进行切开排脓手术治疗。对于反复感染的孩子,在炎症得到控制后,手术切除耳前瘘管是一种根治的方法。

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患有耳前瘘管后能否游泳或玩水。据医学研究,只要耳前瘘管没有感染,孩子游泳或玩水不会对耳朵造成影响。但平时要注意避免挤压或抓挠耳前瘘管,以免引发感染。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

在平日护理中,家长需要注意防止孩子挤压瘘管,保持清洁以避免炎症扩散。可以使用干净的棉签擦拭溢液,但不要使用不干净的牙签、针等异物。当感染发生时,应及时找医生处理,避免自行挑破脓肿。洗脸时要用清水洗净耳朵前后,并用棉签擦拭干净。

手术后,家长也需要密切观察孩子伤口的情况,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抓挠伤口周围皮肤。

孩子患有先天性耳前瘘管并不是福气也不是灾祸。家长无需过分担心,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正确的护理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耳朵健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