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念慈庵少儿慎用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咳嗽病位在肺,病因则可在肺外。
咳嗽是中医以证候命名的病名,最早见于25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其实,咳嗽是自身的一种防御反射,是在清除呼吸道里的物和有害物。咳嗽的表现形式多样,除了有声无声、有痰无痰,还可以分为热咳寒咳、干咳湿咳或五脏咳。《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所以有五脏咳之说。
至于咳嗽的分类,自古以来就有多种说法。而最简单的分法当属明代中医大家张景岳的二分法,即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两大类,这与现代的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分类相似。
今要梳理治疗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中成,方便大家在用时查阅。特别是用了见效不明显的时候,看看所用中成是否对症。因为,对症用是中疗效的保障。
外感咳嗽,是感受外邪而出现的咳嗽,多为受寒或受热而引发。最常见的外感咳嗽有三类,即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内伤咳嗽则是机体内在因素引发的咳嗽,多因素体内热、痰湿或虚损而得。最常见的内伤咳嗽也有三类,即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肺虚咳嗽(肺气虚咳嗽、肺阴虚咳嗽)。
接下来主要探讨治疗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中成。
外感咳嗽
1. 风寒咳嗽:因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特征为痰稀色白。治法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化痰。适用的中成有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丸等。
2. 风热咳嗽:因感受风热引起的咳嗽。特征为痰稠色黄。治法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化痰平喘。适用的中成有麻杏止咳片、急支糖浆等。
3. 风燥咳嗽:因风燥伤肺引起的咳嗽。特征为干咳无痰。治法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适用的中成有养阴清肺丸、秋梨润肺膏等。
内伤咳嗽
1. 痰湿咳嗽:因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特征为痰多且白。治法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适用的中成有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
2. 痰热咳嗽:因壅肺引起的咳嗽。特征为痰多黄稠。治法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适用的中成有清肺宁嗽丸、清肺化痰丸等。
3. 肺气虚咳嗽:表现为咳嗽无力,咳声低弱,痰白稀薄。治法为健脾益气、补肺固肾,止咳定喘。适用的中成有人参保肺丸、润肺止嗽丸等。
4. 肺阴虚咳嗽:表现为干咳、痰少白黏。治法为养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的中成有百合固金片、养阴清肺颗粒等。
对于咳嗽的治疗,首先要分清是外感还是内伤,再针对具体类型选择相应的中成。在使用物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避免长期使用。对于症状持续不减或者加重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