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感动儿子送的礼物


一颗心的归宿

春日的那天,我捧着精致的礼盒走进门,眼睛一亮,迎上了母亲的笑容。没想到她径直越过我,将礼物送到亲家母手中。我心里不禁一凉。

我叫王桂芝,今年六十二岁。纺织厂工作了大半辈子,与丈夫魏长河育有一子魏小东。前年,老魏因病离世,留下我一人相依为命。

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只是离母亲的老房子有些远。老伴走后,我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每天早起一锅粥,打扫完院子,就坐在窗边的藤椅上,听着老式收音机里的评书,一坐就是大半天。

小东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娶了媳妇。他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只是离我这老房子有些远。而亲家母陈秀兰,是纺织厂退休的老会计,退休金比我高出一大截。

记得刚进门那年,我特意腾出主卧给小两口,自己搬到了小屋。为了不让儿媳妇嫌弃婆家寒酸,我天没亮就起来打扫院子,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

却只尝了一口我做的菜就放下筷子,说还是她妈做的清淡。这话里的分别,我哪能听不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东常常打来电话问我冷暖,饭吃得好不好。有时下班路过还会买点水果回来。也许,他是看出了我的寂寞和失落。

母亲节那天早晨,我早早起床想煮碗面给自己过节。厨房桌上只有一个碗,小东和回娘家了。我看着那碗热气腾腾的面,突然觉得索然无味。

正当我准备动筷子时,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的母亲陈阿姨提着保温桶站在门口:“桂芝,知道你一个人在家,给你送点鸡汤来。”我有些愕然,但很快让出门口请她进来。

陈秀兰自顾自走进厨房,从保温桶里倒出热腾腾的鸡汤展示给我看:“这孩子每年母亲节都给我买首饰,今年是金耳环,真有心了。”我强挤出一丝笑容,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送走陈阿姨,我回到空荡荡的屋子正准备落泪时,门铃又响了。这次是小东和一起回来,还带了一盆盛开的长寿花和一本精美的相册作为母亲节礼物。原来他们并没有忘记我。

看着他们一家三口围坐在八仙桌前吃着我做的饭菜我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们谈笑风生不时还夹带着一些家常话题原来这个家一直都在我心里从未走远。

下午陈秀兰又来了这次是我请她来的她一进门就笑呵呵地说要常来串门我们也地答应了晚饭后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小东和还搬来了一台老式收音机正播放着老歌那熟悉的旋律让我一下子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爱有千万种表达方式有时候它藏在一个眼神里有时候它化作一句简单的问候有时候它是一件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时候它是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我不再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而是儿子生命中最温暖的港湾这份爱一直都在从未走远。

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继续但爱永远不会消失它以不同的方式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代代相传就这样在平凡而温暖的日常里我找到了心的归属——在儿子的记忆里在一家人的团聚中在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日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