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父亲的经典散文


探秘大地之巅

自古以来,白甫所述,华夏所在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在远古时期曾位于南半球。

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如同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孤岛。遥想三亿六千万年前,地球上的海洋仅存两片陆地,一片漂浮在北半球,被称为劳亚,另一片则位于南半球,名为冈瓦纳。

岁月流转,劳亚逐渐,一分为二,形成了今日的北美与亚欧。而冈瓦纳则逐渐,其羌塘、拉萨等地块跨越赤道,向北漂移,最终融入北半球,成为了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真是时光荏苒,沧海桑田。

大约六千五百万年前,印度次如同一只勇猛的公羊,快速冲向亚欧。在“轰隆”一声的巨响中,两者相撞,导致青藏高原迅速抬升,喜马拉雅山脉拔地而起。

印度次的雄心壮志仍未消减,依旧以坚硬的身躯对亚欧施以挤压。这导致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持续抬升,每过万年大约能感受到其升高二十到三十米的明显变化。直到如今,这座山脉仍然在继续以每年约七米的上升速度增高。

特别是位于其中的珠穆朗玛峰——这地球的巅峰之地。水随船涨而升高的原理在珠穆朗玛峰上同样适用,它伴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崛起而不断攀升,最终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其高度令人仰望,更被誉为人间最美丽的风景。

无论喜马拉雅如何巍峨壮丽,它的根基都是稳固的亚欧;同样,珠穆朗玛峰再高峻绝顶,它也矗立在喜马拉雅的怀抱中。这种大自然的秩序启示我们:是深厚的陆地造就了山脉的伟岸,是亿万年的积淀形成了我们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大地。

就像人一般,个子高大的孩子依赖着父亲坚实有力的肩膀;圣人由平民的默默奉献中凸显出伟大;伟人的崇高也是源于民众的支持和推动。这些都离不开我们脚下的坚实大地和头顶的浩瀚蓝天。

我赞美珠穆朗玛峰的雄伟壮丽,但我更敬仰孕育它的喜马拉雅山脉。正是这广袤的大地和无尽的岁月孕育了如此壮美的自然奇观。

喜马拉雅山与珠穆朗玛峰,这些人类心中的神圣之地——值得每一个灵魂的尊重与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