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涌现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那就是微专业。微专业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紧凑且灵活的专业项目,它允许大学生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增加跨学科知识,并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这一创新的教育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

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北林教发〔2024〕101号)的规定,北京林业大学在2024年开启了11个微专业的招生工作。这些微专业旨在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以促进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育。

这11个微专业包括智慧林业、生态修复工程、生物育种科学(专注于植物方向)、食品营养与健康、自然教育、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流、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湿地保护与管理、碳中和与智慧环保、艺术科技与设计以及智慧林草科学与工程。这些专业不仅面向校内学生,部分专业还对外开放,具体招生要求以各学院的微专业招生简章为准。

微专业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匹配人才培养与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强学生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校通过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团队的组建,以及与校外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关于微专业的报名事宜,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最多修读两个微专业,且每人每期限报名一个。辅修专业(学位)和微专业原则上只能选择其中一类报名。第一轮报名时间定于8月2日至8月11日,而第二轮报名则是在8月17日至23日进行。如果因专业停开等原因导致第一轮报名未被录取的学生,以及未报名的学生,可以在第二轮报名中继续申请。

对于校内学生,他们需要登录教务系统进行报名。这个系统只能通过校园网访问,若身处校外,需先登录学校的VPN系统。在成功选择并报名感兴趣的微专业后,学生需等待学院的审核。在审核期间,学生可以更改申请的微专业。审核结果将通过教务系统公布。

对于校外学生,如果所申请的微专业接受校外学生报名,他们可以通过联系该微专业的负责老师,填写报名表的方式进行报名。

北京林业大学的微专业教育是学校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一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帮助高校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