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桃花G调简谱高清
来源:妇女报
春日紫禁城,何仙姑彩绘展韵
1906年 克劳德·莫奈作品 睡莲 法国
在古都的心脏,春光与古画中的诗意交织。漫步在紫禁城的西雁翅楼前,中式漏窗的灯光勾勒出古典园林的轮廓,仿佛置身历史与文化的园林中。
故宫博物院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近日盛大开幕。
展览以“雅集”“鉴藏”“游山”“”“观花”“畅音”等园事为脉络,将国内外200余件展品汇聚一堂,重现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的园林风格。从北方的故宫到南方的私家园林,从法国的凡尔赛宫到莫奈的花园,的园林艺术在此交汇。
在兰亭集的雅致中,我们读懂了山林间的人文精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长卷中的文人雅士共同表达着对自然的亲近与对人生的感慨。时光流转,但“兰亭”已成文化意象,后世人们在其画作与题字中感受着历史的回响。
波斯文化的黄金时期,花园成为绘画与文学的重要灵感来源。展览中的细密画以明艳色彩描绘了花园中的盛景,异域的花园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展现了不同国度的园林之美。
步入“观花”单元,莫奈的《睡莲》与清代的《弘历观荷抚琴图轴》同框展出。西方与东方的植物在画中交融,睡莲的浪漫与荷花的清远在时空中对话。花间不仅有化不开的孤独、对未来的期许,更有高洁的精神坚守。
从文人雅集的图卷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古代女性的身影。在深闺之中,她们亦有着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大观园图》等画作展现了女性在园林中的活动,从她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女子的才情与情思。
令人惊喜的是,展览中还展示了两位历史上的女性收藏家的作品。她们脱俗的审美趣味与独特的收藏彰显了女性的智慧与情感。
走出午门的展厅,紫禁城的春景与殿内古画里的美境融为一体。画里的诗意仿佛就在眼前,令人不禁想起展览尾声的那句诗:“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白居易在山寺见到桃花的惊喜,“乐林泉”的展厅里似乎也藏着这样的惊喜。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的园林艺术在这里交汇,让我们在欣赏美的也思考着人与自然、文化与历史的关联。展览将持续至6月底,春花落尽时,我们仍可以在“乐林泉”的展厅里,感受那份来自的园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