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左手伴奏3种万能方式
我自去年初夏开始,沉浸于即兴伴奏的学习之旅,至今已近两载。
一阶段,我初探左手万能伴奏模式,仅弹奏歌曲的简短部分,右手则负责简单的旋律。此阶段主要锻炼左右手的协调性。我也学习了和弦编配的基础理论,虽然学习的曲目都附有现成的乐谱,但和弦编配并非重点,我主要理解其原理即可。
接下来,我的学习内容更为丰富。我逐渐掌握了带有装饰音的和弦伴奏模式、半分解和弦和全分解和弦伴奏。左手伴奏的多样性使我更加忙碌,右手除了演奏歌曲的主旋律外,还需在旋律音下方加入和弦音,甚至添加装饰音。这无疑增加了左右手配合的难度。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开始挑战更长的曲目。起初是弹奏主歌或副歌部分,逐渐过渡到完整弹奏主歌加副歌。要完整无误地完成整首歌曲的伴奏,实属不易。
再后来,我尝试了独奏加花版的伴奏方式。完整歌曲由多个乐段组成,每个乐段的情感色彩都不同。我需要用不同的伴奏模式来过渡和衔接各个乐段,使音乐逐步推向后再回落。这要求我在伴奏编配上既有变化又丰富多样,既有难度又有挑战性。
紧接着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无旋律伴奏。在这种模式中,我只需弹奏和弦伴奏,左右手都投入到和弦的弹奏中,主旋律则由歌唱者来演绎。虽然不弹主旋律,但无旋律伴奏的难度并不小。左右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伴奏模式进行多种组合,其表现力更强,学习与弹奏的难度都很大。
至今,我仍有十几首无旋律伴奏歌曲需要学习。每首歌曲的风格迥异,因此我需逐一攻克。按照目前的学习进度,大约每周学习一首歌曲,至少还需要半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我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即兴伴奏基础内容的学习。
这两年的学习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学完后我需要有计划地复习学过的曲子,并在不同调上练习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曲子。同时我也要学习新的曲子,如果有现成的乐谱当然好,如果没有则需要我自己编配和弦和伴奏。我的目标不是追求高超的水平,而是能够自娱自乐,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演绎为新曲子赋予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