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能人士的七项修炼读后感


时代报告(编辑:李晓丽 通讯员:赵晓明 孙浩然 郑志强)

胡适曾言:“莫惧真理无尽,步步深入,每步皆有欢喜。”这种欢喜,常在阅读弗雷德·考夫曼的《高效能人士的七项修炼》时油然而生。这本书更深入地揭示了自我,让我们明白那些曾经的困惑与难题并非孤立的,而是他人也曾遭遇并记录下来的。那些深思熟虑后的有心人,他们不仅观察、记录,还总结、归纳,最终提出解决方案。对此,我们应心怀感激。他们如同引路人和导师,目光远大,思考深刻,为我们铺平了前行的道路,让我们能够少走弯路,只需将之接纳、记录并付诸实践。

个体的行为总是反映其深层的价值观。当我们直面自己的行为时,应审视其是否与内心的基准价值观相一致。相符时,我们会感到自豪;相悖时,我们则会产生内疚。这是因为我们往往通过自己的意图来认知自我,而对他人则依据其外在的行为。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常常是沟通的障碍所在。

有效的沟通离不开表达。所谓有效表达,即尽可能地让对方了解我们的观点和真实想法,而非单纯地让对方接受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这样,对方能够明白我们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们所体验的世界是通过各自的心智模型来构建的。由于每个人的品味、经历和文化背景不同,我们的观点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常常将个人观点与自我混淆,认为他人的质疑就是对我们自身的攻击。我们应学会理性对待个人观点,承认并尊重每个人自由思想的。每个个体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个体间的冲突没有绝对的对错,各方都有权持有自己的意见。在这样一个观念下,我们才能学会求同存异,和谐共处。

当一个人晋升至管理岗位时,情绪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因为随着职位的转变,工作性质也由技术型转向了社交型。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将成为领导力的主要障碍。情绪是表达中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学会控制情绪是正确表达的关键。

不论是何种初衷,最后都会回归到一些普世的价值观上:真理、快乐、满足、自由、和平以及爱。作为新时代的工作者,我们应尽己所能,追求理想。不必过分忧虑工作的压力,哪怕只有微小的进步也会带来喜悦。“苟且”之中若能寻得自己的乐趣,同样也蕴“诗与远方”。回望过去,定会感到满足与幸福。

这便是我们前行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