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观后感600字
在无数个寂静无趣的夜晚,书籍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探索知识的道路。这个暑假,我沉浸在书海中,领略了各种精彩的故事。我阅读了亚米契斯的《爱的启示》,感受了凡尔纳笔下的《万里碧波海之谜》,还有笛福所著的《鲁滨逊孤岛历险记》……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那位享誉世界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世界》。
法布尔,全名“让·亨利·法布尔”,他不仅是一位昆虫学家,还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动物行为学家和文学家。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农村家庭,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却依靠着自学的力量,成功地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他的童年生活在大自然中,尤其对昆虫充满好奇和兴趣,即使在晚年,他依然对昆虫的研究充满热情。
《昆虫世界》这本书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故事。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其中最吸引我的一篇故事——《螳螂捕食》。为了更好地研究螳螂,法布尔特意捕捉了一些螳螂在家中饲养。通过细致的观察,他发现了螳螂一些鲜为人知的习性:它们能巧妙地引导目光到猎物身上,甚至能面带表情;在捕食时,它们会高举双钩,展开威武的战旗——一对的翅膀,像一个凶狠的,使猎物无法动弹,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大弯钩猛压下去,迅速猎物。螳螂享用美食时,有时还会做出祈祷的模样,但其残忍的本性并不因此而改变。
法布尔对学问的追求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年近八旬时,他仍然坚持不懈地研究昆虫;对于每一个问题,他都要深入研究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的观察细致入微,绝不允许错过任何细节。这使得他笔下的昆虫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布尔说:“他是一位无可比拟的观察家。”由于《昆虫世界》这本书的出色表现,法布尔还曾被提名1910年的文学奖。
我们应该学习法布尔对待事情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要多读书以拓宽知识面;多仔细观察事物的本质;多进行研究以掌握事情的根本。勇于尝试,不断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最终我们也能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