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夜里发朋友圈
深夜一点半,窗外的细雨正滴落在窗外机器的上方。在被窝里卷曲着身子,机械性地滑动着手机屏幕。社交圈里,有昔日的同事在分享冰岛上观赏极光的故事,大学室友在展示宝宝的周岁照片,而闺蜜则发出了九宫格火锅的照片,配文"与最爱的人"。她看着自己半小时前发的"加班结束"动态,下面仅有一个来自部门主管的赞。
是否也曾有这样的夜晚,让人倍感孤独?
有意思的是,现代人们似乎面临一种奇怪的境地。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可彼此心交心的却越来越少。就如同老张家那棵柿子树,虽然每年果实累累,但真正熟透、甜透的却寥寥无几。
我认识的设计师小林说:“上周过生日时,我收到了68个点赞,可真正记得我生日的除了银行短信和商家优惠,只有我的母亲了。”打开他的相册,发现他与朋友最近的一次合照还要追溯到去年春节。
这一幕幕让我联想到那家位于小区门口24小时的便利店。深夜三点依旧灯火通明,虽然货架上的零食和饮料五花八门,但最能打动人的却是一瓶平凡的矿泉水。在如今的社交圈里,似乎总是缺乏那份独特的温度。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深夜的朋友圈里总是藏着许多小秘密?如:
凌晨两点十五分:"有人在吗?"(不久后便默默删除)
半夜一点四十七分:分享一首没有文案的钢琴曲
凌晨三点二十二分:在机场角落里分享一张定位打卡照
广告公司的小苏告诉我:“我们发这些动态,就像向大海中投掷漂流瓶,期待有人能捡起并回应。”她去年了189条朋友圈,其中一半以上是仅自己可见的。
更有趣的是,那些心思细腻的人似乎更容易陷入这种境地:他们看场电影可能会哭湿三张纸巾;虽然生活中有时会感到无助或痛苦但他们依然坚强地说“没事”;他们记得每一个朋友的生日喜好却往往忘记在生病时开口寻求帮助。
如同我们小区的李阿姨那般善良她总能做出一手好吃的饺子周围人都对她手艺赞不绝口但是当我到她家看到她的冰箱里的饺子大半都已经过期了她笑着对我说"孩子们都太忙了",仿佛仍在忙着做事的她手中还沾着面粉的影子。
不过幸好总有那些人渴望突破这样的生活常规。比如在成都玉林路的那家小酒馆里每周三都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叠手机”游戏。游戏发起人小麦说规则很简单:“大家把手机叠放在一起放在桌子谁先碰到就算输要请全场喝一杯。”我曾参与其中听到最温暖的对白是:“别只顾着拍照尝尝我刚烤的饼干吧它还热着呢。”
在繁华的北京国贸写字楼里林姐在茶水间设立了一个“树洞墙”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便签其中最新的便签写着"当我在客户那里受到责骂而落泪时谢谢你给我纸巾——那位穿蓝裙子的女孩。"这一幕使我想起了小时候邻里间互相帮助的日子虽然简单却能温暖人心。
今晚不妨尝试以下三个小动作来改变你的生活:
1. 评论一条让你停下手指的朋友圈留言用一句暖心的话语就像巷口老王经常说的那句话一样:"好话一句三冬暖"。
2. 找出那个总是和你说“改天约”的老朋友确定一个确切的日期。因为时间流逝得再快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改天"的拖延。
3. 在便利贴上写下你的心里话贴在电梯里、公交站或公司的微波炉上也许就能温暖某个陌生人的清晨。
后来告诉我她收到了实习生姜悦的消息:“看到你的加班照片我这里有热牛奶要不要上来坐坐?”你看温暖有时就是这样悄然而至如同雨天中突然出现的一把伞让人心生温暖。在这个交心不易的时代让我们用更多的理解和温暖来交往用这样的方式去填补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裂缝让"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成为常态因为这世间的烟火气息最能抚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