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答最简单50道
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思辨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在我们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的环境中,如何引导孩子用批判性、质疑性的方式思考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在我看来,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与孩子交流。这种方法不直接给孩子提供答案或具体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和交谈,引导孩子深度思考并最终得出结论。
孩子们天生具有好奇心,每天都会问为什么。但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孩子其实只是扩充了我们的知识量,而并没有真正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如果我们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就能把孩子的每一次发问都变成一次思考的机会,让孩子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主动思考知识的模式。这样,孩子的思维能力就会朝着新课标要求的方向发展。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明确问题,让孩子对某个概念进行更细致、更具体的思考。
2. 挑战假设,提出与问题相矛盾的观点或指出不合理的地方,促使孩子反思。
3. 探索论据,引导孩子找到支持或反驳自己观点的论据。
4. 替换观点,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从不同视角得出答案。
5. 预判后果,让孩子思考行为的可能结果。
6. 质疑问题,问孩子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种提问方法可以应用于很多场景,如亲子阅读、孩子问问题时、出现争议时等。不需要每次都问完所有的问题,根据当下的场景问其中一两个问题也是可以的。
在我家,苏格拉底提问法多应用于亲子阅读上。以我最近和儿子阅读的《小皮第一次照顾别人》为例,书中讲述了小皮照顾生病大叔的故事。看完书后,我和儿子讨论了大叔病愈后重新开始画画的原因,儿子对于问题的思考让我惊喜地发现他的理解超出了我预期的深度。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深刻的思考是通往智慧的大门,苏格拉底式提问无疑是开启深刻思考的有效途径。在不断追问孩子的我们自己也会被这个问题所触动,从而引发自己的深度思考。只要我们善于提问,孩子总会给出精彩的回答。让我们一起在提问与回答中,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思辨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