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属于散打还是综合格斗
江湖格斗之秘——以未知为已知,以超越为界限。这是对李小龙武术思想的高度诠释。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在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由于李小龙英年早逝,截拳道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那么,截拳道究竟是什么概念?我们又该如何理性看待其潜在的问题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我们不能将截拳道神化,同时也不能其价值。截拳道,作为一部未竟的史书,体现了当时非常先进的武术思想。它的出现,代表着一种以拳战为基础,结合了拦截与反击技巧的武术体系或武学理念。在这套体系中,格斗者往往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凭借巧妙的躲闪和防守来阻止对手的进攻,然后灵活运用各种招式进行攻击。这种无招胜有招的妙处,强调了实战性,不追求花哨和夸张,而是以最简洁、最实用的方式直接击败对手。
在福建三上格斗,搏击专家徐教练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见解。他指出,截拳道技术源于民间的格斗术,虽然李小龙的贡献不可忽视,但它并没有超越现代散打等技巧。截拳道更多的是李小龙个人的感悟,尚未形成如散打般的完整体系。李小龙的截拳道在实战中确实具有一定的威力,但尚未超越散打、拳击、泰拳等竞技格斗技术。
徐教练进一步解释说,李小龙强调重拳在前的警戒式姿势,这似乎与现代搏击格斗的常规做法相反。现代搏击多采用弱手在前的策略。李小龙的截拳道在这一方面仅止于动作技术,缺乏对体育自然学科、体育管理学科以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综合考虑。甚至有些动作被认为是不科学、不实用的。
徐教练深入剖析道,若将李小龙的作品与专业体育学对比,其截拳道显得颇为局限。比如《运动训练学》所涵盖的内容,若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截拳道的创新思想虽有其价值,但尚未经过充分论证。它是一个未完成的格斗体系,李小龙虽提出了一些组合和现代体育术语,但缺乏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更细腻的动作指导。他的离世成为了武术界的一大遗憾。
对于我们而言,徐教练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对于拳迷武迷来说,不应过分迷恋截拳道,盲目崇拜是不明智的。截拳道是李小龙武学思想的一部分,是武学创新的一个开始。它更多停留在理论阶段,且这一理论并未构成完备的传播体系。虽然在当时比传统武术的一些理念和招式更为先进、实用,但与现代武术相比,仍显得有所不足。
徐教练作为搏击专家,具有深厚的武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从事武术教学数十年,专业研究武学和搏击教学,因此能够从专家的角度指出李小龙截拳道的不足之处。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武术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让中斗在世界舞台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