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设计怎么写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实践——以《构建微生态平衡课堂》为例
XXXX年XX月XX日中午,学校综理教研组在图书馆小会议室举办了以“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教研组长陈韶瑾老师主导,并特别邀请了特级教师花惠萍老师作为指导专家。
活动由三个环节构成:教师说课、组内评课以及专家点评。
刘西佳老师从课题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学生活动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分析。他讲解的《建立微生态平衡课堂》一课,是依据《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生态系统”主题中的实验内容。本课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分析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从而在观察记录中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针对刘老师的教学设计,组内教师们积极交流,展开头脑风暴。陈韶瑾老师指出,本课作为C级的教学要求,其难度较大。但刘老师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学的突破性。教师在课前需充分准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确立学习重点等。
物理学科的汤柳峰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讨论和设计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希望学生能有更多实践操作的时间,如课堂上亲手构建生态平衡模型。
化学学科的老师则认为,该堂课的形式新颖且开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生命科学与自然笔记课程的张南南老师表示,这节课融合了生命科学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设计方案探究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花惠萍老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她肯定了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活动的重视,并指出如何将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她强调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的必要性。
整个活动持续近两小时,全体教师均全程参与,相互学习、交流心得。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认识到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学生活动设计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并期望这样的研究能带来教学上的大成就,成就学生、教师与教学。
记录人:陈韶瑾
摄影:孙海瑾
审稿:闵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