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钻风箱下一句歇后语是什么
风箱的往事与时代的变迁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那么,这风箱究竟是何物呢?对于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来说,风箱无疑是个再熟悉不过的炊事利器,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只能在老照片或回忆中见到它的身影了。
风箱,亦称风匣,可以说是今日鼓风机的古代版本。在过去的农村家庭和铁匠铺中,风箱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其尺寸大约为一米长、二尺高、一尺二宽。它由一个方方正正的木箱、一个长长的拉柄以及两个玲珑可爱的活门组成。拉动拉柄时,绑在上面的鸡毛会来回压缩空气,将鼓动的空气送入灶膛,活门也会随之吧嗒吧嗒地有节奏地闭合。这种声音伴随着灶膛内秸秆的燃烧,慢慢变白、软化,最终化为一段段或一团的灰烬。
记得儿时的冬天总是格外寒冷,而母亲总是在早早起床后烧锅做饭。当我还在暖被窝中贪睡时,饭菜的香气已飘满整个房间。母亲坐在锅台前的小凳子上,一手送着柴火,另一手则来回推拉着风箱。那时候的风箱风门“咔咔”作响,风呼呼地吹着,灶膛里的火光映照着母亲的脸庞,让人感觉格外温暖与安心。
小时候的我常常帮忙拉风箱。虽然力气小到有时只能跪在地上拉,但为了能使风力更大、火苗更旺,我仍乐此不疲。每当我听到风箱内四块头吧嗒吧嗒地敲打的声音,都仿佛是在听一场小型的音乐会。尽管满身大汗、灰头土脸,但那种能帮助家人、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让我感到无比快乐。
那时烧火用的柴火常常短缺,我们大多烧树叶、麦草。在阴雨天,潮湿的柴火很难点燃,浓烟四起,让人眼泪直流。看着别的小伙伴在玩耍时,自己却在拉风箱,心中不免有些怨气。有时甚至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离开这个需要拉风箱的农村。
小时候的集市上,我总会跑到铁匠铺玩,看着铁匠师傅用风箱为他的工作助力。那老大的风箱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们的辛勤努力。后来我明白,人生如同一场百炼成钢的历练,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锤炼,我们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随着时代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吹风等现代化的电器逐渐普及,老式的风箱逐渐被淘汰。这个小小的精致铁家伙在电器的面前显得那么丑陋和笨拙。自鼓风机出现后,风箱便再无用处,只能留下岁月的痕迹。
如今已是新世纪,我们的社会已经从农耕时代跨越到了电气化、现代化的时代。不仅仅是城市,连广大的农村也早已实现了灶房电气化。燃气灶、煤气炉、电饭锅等现代化的厨房用具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像风箱那样的老物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只能在博物馆中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了。随着“厨房”的到来,许多老物件已然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只留下了物品展览和怀旧之情。它们成为了乡村历史远去的符号和记忆……
作者通过描述风箱这一老物件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变迁,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每一个物件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和记忆,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应当珍惜每一份记忆和历史遗产,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