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身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清明”乃春日最为人所瞩目的节气,非因祭祀习俗,亦为这春意盎然、桃花柳绿所赋予的清新明朗之感所吸引。此节气里,养生保健更显得尤为重要。
PART.1 清明养生之忌
一、忌静
清明时节,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养生的重点在于养阳。清明时节不宜久坐不动,需顺应天时多外出活动,不可闭门不出。
二、忌湿
清明正值冷暖空气交替之际,湿度明显增大,风邪易入侵,湿气较重。为保持身体健康,应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三、忌冻
尽管清明节后气温逐渐回升,但不可立即减少衣物,特别是老人更应注意保暖,遵循“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古训。
四、忌酸食
春季肝气旺盛,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此时宜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增加甘味食物以调养脾胃,如大枣、蜂蜜、枸杞、莲子等。
五、忌油腻
清明时节气温多变,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大。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多摄入高脂厚味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以防止助湿伤脾、体内积热。
六、忌忧郁
春季是养肝的好时机。为避免肝气郁结,清明节期间应防止过度思念、悲伤,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调节情绪。
PART.2 清明养生之要点
一盏清茶,明目清肝
取乌梅、花、黄芪等中材适量,加入冰糖,用沸水泡制或煮开后代茶饮。此茶有疏肝清火、增强免疫力、抗过敏之功效。
两种蔬菜,防病
马兰头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适合有上火症状或明显的人群食用。而鼠曲草则有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的作用,对于外感风热症状明显的人群尤为适宜。
良好睡眠,神志舒畅
春天重在生发,睡眠应顺应阳气生发的规律。为保持神志舒畅,人们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晚睡早起,舒缓形体。
一穴预防感冒
清明时节常揉风门穴,此穴位于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经常此穴有抵御风寒、调肺卫的作用,可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
清明时节养生需注意以上要点及禁忌,以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