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区别
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来为我们详细解析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共通之处与独特之处。
美声唱法,源自意大利语Bel canto,意为优美歌唱。它着重于声音的华丽与优雅,侧重于咏叹性多于朗诵性或戏剧性。美声唱法在发声上科学严谨,尤其注重声音的品质。它追求声音的光彩、力度,要求气息流畅,音域宽广。在演唱时,声带及喉部肌肉的紧张度相对较低,颤动的幅度也较大,从而形成弦乐器上“揉弦”般的效果。
唱法,广义上讲,涵盖了戏曲、曲艺、民歌以及具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的演唱方法。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演唱风格强烈的声乐作品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规律。这种唱法在继承和提炼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唱法中的优秀技巧,形成了具有中族特色的正确发声方法。它强调声音的性,音色真实、明亮,注重声情并茂,高音部分多用真声,声带及喉部肌肉的紧张度较大。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通俗唱法,又称自然唱法或流行唱法,主要用于演唱通俗和流行歌曲。这种唱法以轻唱为主,共鸣运用不多,不需打开,呼吸较浅。声音自然流畅,注重情感表达,具有随意性。
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三种唱法在嗓音运用上的异同进行详细比较:
第一部分:呼吸的运用
美声唱法有一套专门的呼吸训练方法,强调胸腹联合式呼吸,要求气息深且饱满。唱法则强调气沉“”,即用横膈膜呼吸。通俗唱法则不太讲究呼吸的深度,以胸式呼吸为主。
第二部分:喉位的区别
美声唱法要求喉头下降并保持在低部位,需要打开。而唱法的打开程度或喉位的高低则根据作品风格的需要而定。通俗唱法则以真声为主,喉位普遍偏高,打开不大。
第三部分:共鸣方面的对比
美声唱法讲究混合共鸣,强调整体歌唱感。而唱法多用局部共鸣。通俗唱法则由于借助话筒扩音,不需要强大的共鸣,以轻唱为主。
第四部分:声音走向的比较
美声唱法要求声音成管状,竖向运行。唱法则要求声音走向靠前,追求声音亲切、自然、直接。通俗唱法则发音管短小,声音靠前。
第五部分:音域的不同
美声唱法的音域展衍较快,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甚至三个八度。唱法作品音域一般不宽。而通俗唱法的作品音域大多在十至十二度之间。
第六部分:咬字部位的异同
美声唱法咬字部位稍靠后,嘴巴呈圆形。而唱法则母音发音较靠前,声音反射至硬腭部分。通俗唱法的吐字方法与嘴型与唱法相似,有时更靠前些。
这三种唱法虽然各有特色,但在嗓音的运用上也有许多共通之处。无论是哪种唱法,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其技巧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