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是几号
农历每月皆有朔日、望日及月底的时刻,而在农历三月十五这天,月亮则分外明亮。这个日子,在老一辈人眼中是特别重要的。
今年的三月十五,北方突然吹起了八级大风,寒气袭人。对于农民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为何呢?因为清明前后正是种植瓜果、豆类以及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天气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一年的收成。
“三月十五北风呼,米瓮易遭虫蠹扰。”这可不是随便说的。北风的吹拂使得空气潮湿,使得储存的粮食容易霉变。当小麦正进行灌浆的过程时,狂风一刮,麦秆便会歪斜不堪,如谚语所说“三月十五风劲吹,麦粒空壳难收获”。更令人担忧的是“北风若吹至端午前,半年无雨恐干旱”。若在这个时节出现大风,恐怕接下来的半年都会为旱情而发愁。
“三月十五雨绵绵,麦收时节水田劳”。这说法是实至名归的。当小麦进入灌浆期时,若雨水过多,麦粒会被浸泡得肿胀,收成时的穗子因沉甸甸而易倒伏。老一辈的人们经常提到“春雨撒满三月份,粮仓半保有”,对于地主来说,如果连日阴雨不断,也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们的租子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虽然农谚中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但经验丰富的农民都明白:三月十五若突然降温,刚盛开的花朵和刚发出的嫩芽都会被冻得枯萎。比如去年这个时候,河北地区突然降临霜冻,使得桃树和杏树的花朵都蔫了,秋天的果实减少了大半。
然而凡事也有其好的一面。“三月十五日头红,秋收粮仓满盈盈。”这便是大晴天带来的好消息。看看那些老农谚,“危日望月怕变天,风调雨顺盼丰年”,归根结底还是希望老天爷能给予一个好天气。
归根结底,“三月怕十五”所担忧的是恶劣天气耽误了农时。这些老话都是祖祖辈辈用血汗换来的经验,我们不能当作耳边风。您家的菜园子该搭架的、该追肥的,这几天可要抓紧了,跟着节气走,肯定没错!